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曲柄连杆机构论文

发动机曲轴连杆机构动力学仿真及疲劳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疲劳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第11-12页
    1.3 曲轴的疲劳实验第12-1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曲轴连杆机构的建模与分析第15-22页
    2.1 曲轴连杆机构的建模第15-17页
        2.1.1 Pro/Engineer 软件介绍第15页
        2.1.2 曲轴连杆机构的模型分析与简化第15页
        2.1.3 曲轴连杆机构三维模型建立第15-17页
    2.2 曲轴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17-19页
        2.2.1 活塞的运动第17-18页
        2.2.2 连杆的运动第18-19页
    2.3 曲轴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第19-21页
        2.3.1 活塞上的力第19页
        2.3.2 连杆上的力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曲轴连杆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分析第22-32页
    3.1 多刚体动力学基础第22-26页
        3.1.1 多刚体动力学的发展与应用第22页
        3.1.2 多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第22-24页
        3.1.3 多刚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第24-26页
    3.2 Adams/View 软件介绍第26-27页
    3.3 曲轴连杆机构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7-29页
        3.3.1 模型导入仿真环境第27页
        3.3.2 添加零件材料属性第27页
        3.3.3 创建运动副和约束第27-28页
        3.3.4 施加作用力和转矩第28-29页
    3.4 曲轴连杆机构的仿真分析第29-31页
        3.4.1 活塞的位移分析第30页
        3.4.2 活塞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第30-31页
        3.4.3 活塞受气体爆发压力分析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曲轴的应力、应变分析及模态分析第32-44页
    4.1 Ansys 软件及有限元法介绍第32-34页
        4.1.1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第32页
        4.1.2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第32页
        4.1.3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第32-34页
    4.2 有限元方法的求解分析过程第34-35页
    4.3 曲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38页
        4.3.1 模型的导入第35页
        4.3.2 单元的选择第35页
        4.3.3 网格的划分第35-36页
        4.3.4 网格质量检查第36-38页
    4.4 曲轴的模态分析第38-43页
        4.4.1 模态分析求解方法第38-40页
        4.4.2 曲轴的模态分析结果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多柔性体动力学仿真第44-56页
    5.1 柔性体的基本理论第44-45页
    5.2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45-49页
        5.2.1 创建柔性体曲轴第45-47页
        5.2.2 柔性体曲轴的导入第47-48页
        5.2.3 建立刚柔件之间的约束第48-49页
    5.3 曲轴多柔体动力学仿真与分析第49-54页
        5.3.1 初始仿真环境设置第49页
        5.3.2 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第49-51页
        5.3.3 曲轴的受力分析第51-54页
    5.4 曲轴的应力应变分析及应力恢复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曲轴的疲劳可靠性分析第56-66页
    6.1 疲劳问题综述第56-57页
        6.1.1 疲劳的理论基础第56页
        6.1.2 疲劳问题的分类第56页
        6.1.3 疲劳的影响因素第56-57页
    6.2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第57-59页
        6.2.1 Miner 线性累计损伤理论第57-58页
        6.2.2 材料疲劳抗力(S-N)曲线第58-59页
    6.3 基于曲轴 MSC.Fatigue 疲劳寿命分析软件第59-61页
        6.3.1 MSC.Fatigue 介绍第59页
        6.3.2 全寿命分析第59-60页
        6.3.3 循环应力类型及分类第60-61页
    6.4 曲轴全寿命疲劳分析第61-65页
        6.4.1 曲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1-62页
        6.4.2 对曲轴进行分析计算获得结果文件第62页
        6.4.3 曲轴疲劳分析设置第62-64页
        6.4.4 曲轴疲劳结果分析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车载数字式充电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