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寰球中国学生会研究(1905-1927)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1-14页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第14-16页
    四、基本内容框架第16-17页
第一章 寰球中国学生会的缘起第17-27页
    第一节 新式人才荒与清末留学运动第17-19页
    第二节 “合群”思想的高涨与民间社团的涌现第19-21页
    第三节 上海地缘与新知识分子的集结第21-23页
    第四节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第23-27页
第二章 寰球中国学生会的运作机制第27-46页
    第一节 会员征集第27-30页
    第二节 会员结构第30-34页
    第三节 组织架构第34-41页
    第四节 经费募集第41-46页
第三章 寰球中国学生会的会务活动与组织功能第46-65页
    第一节 服务留学第46-56页
        一、游学招待第46-50页
        二、出版调查第50-53页
        三、职业介绍第53-56页
    第二节 参与政治第56-65页
        一、从巴黎和会到五四运动第56-59页
        二、上海各公团联合会议的组建第59-61页
        三、全国国民外交大会的抗争第61-65页
第四章 寰球中国学生会的社会关系网络第65-83页
    第一节 内部关系第65-73页
        一、核心领导人物的人际关系网第65-68页
        二、会员的互动与交往第68-71页
        三、矛盾与冲突第71-73页
    第二节 外部关系第73-83页
        一、与文化教育界的关系第73-76页
        二、与其他社团的关系第76-79页
        三、与官方的关系第79-83页
结语第83-85页
附录第85-9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92-96页
后记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OS的地理学习软件设计与开发研究--以初中“中国地理”为例
下一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