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 可再生资源-半纤维素 | 第11-13页 |
2 木葡聚糖的结构及其降解酶系 | 第13-14页 |
3 木聚糖的结构及其降解酶系 | 第14-15页 |
5 α-木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6 新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Hsh | 第18-19页 |
7 立题背景及研究 | 第19-22页 |
7.1 立题背景 | 第19-20页 |
7.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海栖热袍菌来源的α-木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定性 | 第22-43页 |
1 材料 | 第22-27页 |
1.1 菌种和质粒 | 第22页 |
1.2 培养基 | 第22-25页 |
1.3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第25-26页 |
1.4 主要设备及其来源 | 第26-27页 |
1.5 DNA引物合成和DNA测序服务 | 第27页 |
2 方法 | 第27-33页 |
2.1 大肠杆菌感受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27-28页 |
2.2 琼脂糖电泳胶回收DNA片断和质粒抽提 | 第28页 |
2.3 DNA磷酸化、去磷酸化反应以及连接反应 | 第28页 |
2.4 海栖热袍菌的厌氧瓶液体培养 | 第28-29页 |
2.5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9页 |
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29-30页 |
2.7 α-木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Hsh-xylG的构建 | 第30页 |
2.8 优化的α-木糖苷酶基因表达载体pHsh-xylGⅢ的构建 | 第30-31页 |
2.9 α-木糖苷酶基因在原核表达载体中的表达 | 第31页 |
2.10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2.11 酶的活性测定 | 第32页 |
2.12 重组酶的性质分析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3.1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3-34页 |
3.2 优化的α-木糖苷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7页 |
3.3 α-木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 第37-38页 |
3.4 重组α-木糖苷酶的酶学性质 | 第38-40页 |
3.5 酶的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海栖热袍菌来源的木葡聚糖降解酶系的联合作用 | 第43-55页 |
1 材料 | 第43-45页 |
1.1 菌种与质粒 | 第43-44页 |
1.2 培养基 | 第44页 |
1.3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第44-45页 |
1.4 主要设备及其来源 | 第45页 |
2 方法 | 第45-49页 |
2.1 海栖热袍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纯化 | 第45-47页 |
2.2 海栖热袍菌α-岩藻糖苷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纯化 | 第47-48页 |
2.3 海栖热袍菌来源的木葡聚糖酶系对木葡聚糖的协同降解反应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3.1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3.2 α-岩藻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0-51页 |
3.3 海栖热袍菌来源的木葡聚糖酶系对木葡聚糖的协同降解反应 | 第51-53页 |
5 讨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嗜热菌来源的木聚糖酶系联合降解天然半纤维素 | 第55-65页 |
1 材料 | 第55-56页 |
1.1 菌种和质粒 | 第55页 |
1.2 培养基 | 第55-56页 |
1.3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第56页 |
1.4 主要设备及其来源 | 第56页 |
2 方法 | 第56-58页 |
2.1 海栖热袍菌来源的葡萄糖醛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6-57页 |
2.2 甘蔗渣、玉米芯和蓝莓渣中半纤维素的制备 | 第57-58页 |
2.3 耐热性的木聚糖酶系对木聚糖的联合降解反应 | 第5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3.1 α-葡萄糖醛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8-61页 |
3.2 耐热性的木聚糖酶系对木聚糖的联合降解反应 | 第61-64页 |
4 讨论 | 第64-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