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喀什市维吾尔族初中生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9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三、选题的意义第16-18页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第一章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第19-24页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第19-20页
        一、小组合作学习第19页
        二、国语第19-20页
    第二节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第20-21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第20页
        二、社会互赖理论第20页
        三、选择理论第20-21页
        四、社会凝聚力理论第21页
    第三节 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素分析第21-24页
        一、小组的组建与管理第22页
        二、组内责任分工第22页
        三、合作技能的培养第22-23页
        四、任务设计第23页
        五、积极的相互依赖第23页
        六、小组合作成果的评价第23-24页
第二章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第24-34页
    第一节 研究设计第24-26页
        一、调查程序第24页
        二、调查对象第24-25页
        三、样本选择第25页
        四、调查方式第25-26页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6-34页
        一、关于学生在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调查第26页
        二、关于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情况的调查第26-27页
        三、关于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角色责任分工的调查第27-28页
        四、关于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任务内容情况的调查第28-30页
        五、关于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合作技能情况的调查第30-31页
        六、关于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评价情况的调查第31-32页
        七、教师访谈结果呈现第32-34页
第三章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课例分析第34-53页
    第一节 《雨的四季》课堂教学实录及分析第34-41页
        一、《雨的四季》课堂教学实录第34-38页
        二、《雨的四季》课堂实录分析第38页
        三、课堂观察结果第38-41页
    第二节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及分析第41-47页
        一、《散步》课堂教学实录第41-44页
        二、《散步》课堂实录分析第44页
        三、课堂观察结果第44-47页
    第三节 《金色花》课堂教学实录及分析第47-53页
        一、《金色花》课堂教学实录第47-50页
        二、《金色花》课堂实录分析第50页
        三、课堂观察结果第50-53页
第四章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53-59页
    第一节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显性问题第53-55页
        一、小组分组方式略显单一第53页
        二、小组责任分工不够明确,组内责任轮换机制有待加强第53-54页
        三、合作学习中社会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第54页
        四、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开放性有待提高第54页
        五、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评价机制有待健全第54-55页
    第二节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深层问题第55-59页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55-56页
        二、忽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体价值第56页
        三、教师对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第56-57页
        四、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意识有待提升第57-58页
        五、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有待加强第58-59页
第五章 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分析第59-67页
    第一节 对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显性问题的改进策略第59-62页
        一、教师应灵活安排分组第59-60页
        二、注意组内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轮换组内角色第60页
        三、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中社会技能的教授第60-61页
        四、丰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适量增加国语活动机会第61-62页
        五、建立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评价机制第62页
    第二节 对国语课小组合作学习深层问题的改进策略第62-67页
        一、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62-63页
        二、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体价值第63-64页
        三、挖掘文本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实现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第64-65页
        四、教师应培养学生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意识第65页
        五、教师应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第65-67页
结语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焦点体验扩散”模式的写作立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