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教学系统设计意义和价值 | 第8-9页 |
1.2 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课堂教学设计 | 第9页 |
1.2.2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 | 第9页 |
1.2.3 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 | 第9-10页 |
1.2.4 新三论与教学设计 | 第10页 |
1.2.5 复杂系统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 第10页 |
1.2.6 基于关系论的教学设计 | 第10-11页 |
1.2.7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11页 |
1.2.8 教学设计的自动化 | 第11页 |
1.2.9 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 | 第11页 |
1.2.10 学科教学设计 | 第11页 |
1.2.11 信息化教学设计 | 第11-12页 |
1.2.12 变构学习与教学设计 | 第12页 |
1.2.13 宏观设计论与教学设计 | 第12页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1.3.1 预成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 第12页 |
1.3.2 原生态的教学设计模式 | 第12-13页 |
1.3.3 科学的教学设计生成模式 | 第13页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理论和思路 | 第15-17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2 研究理论 | 第16页 |
2.3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页 |
第三章 、原生态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 | 第17-25页 |
3.1 观察设计 | 第18-19页 |
3.1.1 观察的目的 | 第18页 |
3.1.2 观察的对象 | 第18页 |
3.1.3 观察表格设计 | 第18-19页 |
3.2 观察结果 | 第19-22页 |
3.3 观察结果的数据统计 | 第22-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教学和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 第25-33页 |
4.1 学习的复杂性 | 第25-29页 |
4.1.1 学习是众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 第25页 |
4.1.2 学习心理的探索 | 第25-28页 |
4.1.3 学习的系统观 | 第28-29页 |
4.2 教学的复杂性 | 第29-32页 |
4.2.1 教学目标是复杂的 | 第29-30页 |
4.2.2 课堂教学的前期分析是复杂的 | 第30-31页 |
4.2.3 教学策略的多样性和教学过程中交互的复杂性 | 第31页 |
4.2.4 教学评价是复杂的 | 第31-32页 |
4.3 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 第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课堂教学设计生成模式及其理论和特点 | 第33-40页 |
5.1 预成模式和原生态模式的优劣分析 | 第33-34页 |
5.2 课堂教学设计生成模式的理论基础简介 | 第34-37页 |
5.2.1 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动态的 | 第34页 |
5.2.2 系统论的启发 | 第34-35页 |
5.2.3 复杂性的思想观念的启发 | 第35页 |
5.2.4 波普尔的科学研究试误方法的启发 | 第35-36页 |
5.2.5 控制论的启发 | 第36页 |
5.2.6 质性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5.2.7 教学设计理论的启发 | 第37页 |
5.3 课堂教学设计生成模式及其特点 | 第37-39页 |
5.3.1 课堂教学设计生成模式 | 第37-38页 |
5.3.2 课堂教学设计生成模式的特点 | 第38-3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0-4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6.2 模式应用的初步评价 | 第40-41页 |
6.3 用好模式的几点建议 | 第41页 |
6.4 展望和小结 | 第41-42页 |
附录1: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表 | 第42-43页 |
附录2:教师课堂教学课后访谈提纲 | 第43-44页 |
附录3: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记录 | 第44-51页 |
附录4:生成模式合理性访谈表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