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CE的焊接机器人示教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焊接机器人示教器的研究近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 1.2.1 焊接机器人示教器的国外研究近况 | 第11-13页 |
| 1.2.2 焊接机器人示教器的国内研究近况 | 第13-14页 |
| 1.2.3 焊接机器人示教器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示教器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16-25页 |
| 2.1 示教器软件系统的模块划分 | 第17-18页 |
| 2.2 多线程和动态链接库技术 | 第18-19页 |
| 2.3 示教器与控制器通讯方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 2.4 示教器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20-23页 |
| 2.4.1 示教器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0-21页 |
| 2.4.2 示教器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21-23页 |
| 2.5 示教器的硬件平台 | 第23-2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控制器的软件系统 | 第25-31页 |
| 3.1 示教控制系统的分析 | 第25-26页 |
| 3.2 控制器的选择 | 第26-28页 |
| 3.3 控制器的硬件平台 | 第28页 |
| 3.4 控制器的软件平台 | 第28-30页 |
| 3.4.1 PLC的编程语言 | 第29-30页 |
| 3.4.2 PLC的运行方式 | 第3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控制器与示教器通信功能的实现 | 第31-42页 |
| 4.1 通信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 第31-32页 |
| 4.2 示教系统通信过程的分析 | 第32页 |
| 4.3 通信协议的选择 | 第32-37页 |
| 4.3.1 通信的硬件协议 | 第33-35页 |
| 4.3.2 Modbus通信协议 | 第35-37页 |
| 4.4 通信软件的设计 | 第37-4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示教器人机界面功能的实现 | 第42-57页 |
| 5.1 人机界面模块的分析 | 第42-44页 |
| 5.2 人机界面架构的分析和设计 | 第44-49页 |
| 5.3 人机界面功能的实现 | 第49-55页 |
| 5.3.1 登录界面功能的实现 | 第49-52页 |
| 5.3.2 主界面功能的实现 | 第52-53页 |
| 5.3.3 再现编程指令的确定 | 第53-54页 |
| 5.3.4 文档管理的设计 | 第54-55页 |
| 5.4 示教器软件功能的验证 | 第55-5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 6.1 结论 | 第57页 |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