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 言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5-17页 |
2 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36页 |
2.1 折衷理论-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 | 第17-28页 |
2.2 托宾q理论与跨国直接投资建厂方式选择 | 第28-30页 |
2.3 交易成本理论与跨国直接投资的股权结构选择 | 第30-33页 |
2.4 区位理论与跨国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 | 第33-36页 |
3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现状分析 | 第36-46页 |
3.1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概况 | 第36-40页 |
3.2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绿地投资倾向 | 第40-41页 |
3.3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独资化”倾向 | 第41-43页 |
3.4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集聚倾向 | 第43-46页 |
4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建厂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46-51页 |
4.1 行业特定因素、企业特定因素与跨国公司市场扩展方式选择 | 第46-47页 |
4.2 行业特定因素、企业特定因素与跨国公司的建厂方式选择 | 第47-48页 |
4.3 跨国公司市场扩展选择与建厂方式选择的关系 | 第48页 |
4.4 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模型与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5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方式的博弈分析与股权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51-66页 |
5.1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方式的博弈分析 | 第51-58页 |
5.2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股权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58-66页 |
6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的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66-70页 |
6.1 区位因素与外商直接投资 | 第66-67页 |
6.2 数据来源、模型及变量定义 | 第67-68页 |
6.3 回归分析结果 | 第68-70页 |
7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与其它进入方式的关系 | 第70-90页 |
7.1 跨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70-77页 |
7.2 跨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提升效应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77-78页 |
7.3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贸易效应 | 第78-84页 |
7.4 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技术提升效应 | 第84-90页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90-104页 |
8.1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投资方式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0-92页 |
8.2 引进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战略调整 | 第92-102页 |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2-104页 |
致 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3-114页 |
附录2 企业跨国经营理论的折衷范式 | 第114-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