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评论、欣赏论文

戈雷茨基《第三交响曲》“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2页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一章 戈雷茨基创作生平及《第三交响曲》概述第12-22页
    第一节 作曲家生平第12-15页
    第二节 创作风格历程第15-18页
        一、创作初期(1955-1961年)第15-16页
        二、创作转型期(1961-1971年)第16页
        三、创作成熟时期(1971—1997年)第16-18页
    第三节 关于《第三交响曲》第18-22页
第二章 《第三交响曲》的简约性第22-50页
    第一节 朴素的主题旋律第22-29页
        一、简洁的音高组织第22-28页
        二、形态单一的节奏组织第28-29页
    第二节 简单的和声手法第29-37页
        一、回声式第30-31页
        二、纵横叠加式第31-33页
        三、持续式第33-34页
        四、交替式第34-37页
    第三节 简洁的织体组织第37-40页
        一、单一材料同步重复叠加第37页
        二、单一材料错位重复叠加第37-40页
    第四节 调性的回归第40-42页
    第五节 单色的配器第42-44页
    第六节 《第三交响曲》与“简约主义”第44-50页
第三章 《第三交响曲》的宗教性第50-74页
    第一节 歌词文本的意义解读第50-56页
    第二节 音乐语言中的宗教象征第56-74页
        一、圣母之爱第56-61页
        二、苦难与拯救的基督精神第61-74页
第四章 《第三交响曲》的“神圣简约主义”第74-80页
    第一节 “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第74-77页
        一、“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的界定第74-75页
        二、“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的形成原因第75-76页
        三、《第三交响曲》的“神圣简约主义”风格第76-77页
    第二节 戈雷茨基的“神圣简约”风格形成之土壤第77-80页
        一、社会环境第78页
        二、生活环境第78-79页
        三、音乐环境第79-80页
结语第80-82页
附录:戈雷茨基作品列表(按体裁)第82-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后记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查·施特劳斯的独幕歌剧《莎乐美》的和声研究
下一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初探--以上海四所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