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8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1.1 独生子女 | 第10页 |
2.1.2 失独家庭 | 第10-11页 |
2.2 失独家庭的特点和需求研究 | 第11-13页 |
2.2.1 我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和特点研究 | 第11-12页 |
2.2.2 失独家庭所面临主要困境和需求 | 第12-13页 |
2.3 我国有关失独家庭的对策研究 | 第13页 |
2.4 我国各地区有关失独家庭的政策和服务 | 第13-15页 |
2.5 国内外丧子家庭的哀伤辅导理论和实务研究 | 第15-20页 |
2.5.1 哀伤和哀伤辅导的界定 | 第15页 |
2.5.2 哀伤辅导经典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2.5.3 哀伤辅导实务研究 | 第16-18页 |
2.5.4 丧子家庭的哀伤辅导实务研究 | 第18-19页 |
2.5.5 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哀伤辅导的研究 | 第19-20页 |
2.6 文献总结评述 | 第20-21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3.1 研究架构 | 第21-24页 |
3.1.1 研究类型及方法 | 第21-22页 |
3.1.2 研究对象及其选取 | 第22-24页 |
3.1.3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 第24页 |
3.2 研究局限 | 第24-25页 |
第4章 研究发现 | 第25-38页 |
4.1 上海市杨浦区失独家庭情况概述 | 第25-27页 |
4.1.1 上海市Y社工师事务所情况概述 | 第25页 |
4.1.2 服务对象情况概述 | 第25-27页 |
4.2 失独家庭的问题和需求分类 | 第27-29页 |
4.2.1 经济贫困 | 第27页 |
4.2.2 生活无人照料 | 第27-28页 |
4.2.3 走不出丧子的哀伤 | 第28页 |
4.2.4 精神空虚,缺乏社会交往 | 第28-29页 |
4.3 服务内容设计和介入思路分析 | 第29-31页 |
4.3.1 服务内容设计 | 第29-30页 |
4.3.2 服务介入思路分析 | 第30-31页 |
4.4 服务实施结果和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4.4.1 服务实施成效和不足 | 第31-35页 |
4.4.2 服务成效和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探讨 | 第38-4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8-40页 |
5.1.1 完善失独家庭信息档案,做好需求评估工作 | 第38页 |
5.1.2 提升社工哀伤辅导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 | 第38-39页 |
5.1.3 提高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 | 第39-40页 |
5.1.4 拓展资源,动员更多的力量服务失独家庭 | 第40页 |
5.2 问题探讨与反思 | 第40-43页 |
5.2.1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伦理困惑 | 第41页 |
5.2.2 社会工作服务局限性的困惑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