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无控平面交叉口特性及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24页 |
2.1 无控平面交叉口特性 | 第15-17页 |
2.1.1 平面交叉口的功能特性分析 | 第15-16页 |
2.1.2 无控平面交叉口的几何特性及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2.1.3 无控平面交叉口机动车的行驶特性 | 第17页 |
2.2 无控平面交叉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2页 |
2.2.1 交通三要素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 | 第17-20页 |
2.2.2 交通流量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3 环境因素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 无控平面交叉口的路权问题 | 第22-23页 |
2.3.1 路权的概念 | 第22页 |
2.3.2 法律中的路权原则 | 第22页 |
2.3.3 实际交通活动中的路权问题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无控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研究 | 第24-33页 |
3.1 交通冲突 | 第24-26页 |
3.1.1 交通冲突的定义及分类 | 第24-25页 |
3.1.2 无控平面交叉口冲突点的分布 | 第25-26页 |
3.2 无控平面交叉口延误类型 | 第26-27页 |
3.3 无控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 第27-32页 |
3.3.1 无优先权的无控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 第27-30页 |
3.3.2 有优先权的无控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无控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第33-53页 |
4.1 评价原则 | 第33-34页 |
4.2 基于交通事故的无控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综述 | 第34-38页 |
4.2.1 事故绝对数法 | 第34页 |
4.2.2 事故率法 | 第34页 |
4.2.3 经验模型法 | 第34-35页 |
4.2.4 回归模型法 | 第35-37页 |
4.2.5 事故率质量控制法[28] | 第37页 |
4.2.6 总结 | 第37-38页 |
4.3 基于交通冲突的无控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第38-52页 |
4.3.1 交通冲突技术 | 第38-39页 |
4.3.2 灰色聚类模型 | 第39-42页 |
4.3.3 灰色聚类模型在无控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及实例 | 第42-47页 |
4.3.4 关于评价结果的新问题的提出和改进模型的选择 | 第47-48页 |
4.3.5 欧几里德离散—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实例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城市无控平面交叉口安全改善措施 | 第53-62页 |
5.1 无控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的目标 | 第53页 |
5.2 无控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 第53-59页 |
5.2.1 平面交叉口几何设计 | 第54-56页 |
5.2.2 交通安全管理 | 第56-57页 |
5.2.3 交通安全环境改善 | 第57-58页 |
5.2.4 交通控制措施 | 第58-59页 |
5.3 基于效益造价分析的安全改善措施比选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