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当前心理学在声乐学科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对此学科的影响 | 第8-11页 |
(一)心理学学科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8-10页 |
(二)心理学的应用对声乐艺术学科的影响 | 第10-11页 |
二、“动力定型”理论的梳理 | 第11-15页 |
(一)“动力定型”理论的主要思想 | 第11-13页 |
(二)“动力定型”在声乐和其它艺术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动力定型”理论在声乐演唱及教学中的运用 | 第15-25页 |
(一)“动力定型”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1、呼吸器官 | 第15-16页 |
2、共振─声带受迫引起的振动 | 第16-17页 |
3、读谱及歌唱语言 | 第17-18页 |
4、歌曲情绪情感 | 第18页 |
5、整体动力定型的运用 | 第18-19页 |
(二)“动力定型”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影响 | 第19-22页 |
1、动力定型的心理实践性 | 第20-21页 |
2、从心理活动到实践再到定型的过程 | 第21页 |
3、“动力定型”对于歌唱习惯的培养 | 第21-22页 |
(三)“动力定型”在声乐作品中的实例应用——以《故乡雨》为例 | 第22-25页 |
1、分析乐谱的思维习惯 | 第22-23页 |
2、歌曲语言分析习惯 | 第23页 |
3、歌曲情绪表现行为习惯 | 第23-25页 |
四、“动力定型”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建议 | 第25-31页 |
(一)“动力定型”在声乐学习中的实践 | 第25-28页 |
(二)“动力定型”在声乐教学中的情绪调节 | 第28-29页 |
(三)“动力定型”在声乐教学中灵活运用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