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绪论 | 第13-18页 |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1.1.2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1.1.3 实际意义 | 第14页 |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 2.审计相关理论和制度背景介绍 | 第18-26页 |
| 2.1 审计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 2.1.1 审计失败理论 | 第18页 |
| 2.1.2 事务所合并理论 | 第18-19页 |
| 2.2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 | 第19-22页 |
| 2.2.1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2.2.2 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 | 第21-22页 |
| 2.3 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 | 第22页 |
| 2.4 事务所合并制度背景介绍 | 第22-26页 |
| 2.4.1 四次事务所合并浪潮介绍 | 第22-24页 |
| 2.4.2 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背景介绍 | 第24-26页 |
| 3.国富浩华接盘深圳鹏城案例介绍 | 第26-33页 |
| 3.1 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 | 第26-29页 |
| 3.1.1 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 第26-27页 |
| 3.1.2 绿大地造假引发的审计失败 | 第27-29页 |
| 3.2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 | 第29-33页 |
| 3.2.1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 第29-31页 |
| 3.2.2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接盘深圳鹏城 | 第31-33页 |
| 4.带病合并前双方的审计质量分析 | 第33-50页 |
| 4.1 深圳鹏城合并前收入和注册会计师人数分析 | 第33-37页 |
| 4.1.1 合并前深圳鹏城收入情况 | 第33-35页 |
| 4.1.2 合并前深圳鹏城注册会计师人数情况 | 第35-37页 |
| 4.2 深圳鹏城合并前病情诊断分析 | 第37-45页 |
| 4.2.1 基于审计收费的病情诊断分析 | 第37-39页 |
| 4.2.2 基于ST客户比例的病情诊断分析 | 第39-41页 |
| 4.2.3 基于线下项目占比的病情诊断分析 | 第41-42页 |
| 4.2.4 基于应计利润占比的病情诊断分析 | 第42-43页 |
| 4.2.5 基于受处罚情况的病情诊断分析 | 第43-45页 |
| 4.3 国富浩华合并前收入和注册会计师人数分析 | 第45-46页 |
| 4.3.1 合并前国富浩华收入情况 | 第45页 |
| 4.3.2 合并前国富浩华注册会计师人数情况 | 第45-46页 |
| 4.4 国富浩华合并前审计质量分析 | 第46-50页 |
| 4.4.1 基于审计收费角度的审计质量分析 | 第46页 |
| 4.4.2 基于ST客户占比角度的审计质量分析 | 第46-47页 |
| 4.4.3 基于线下项目占比角度的审计质量分析 | 第47页 |
| 4.4.4 基于应计利润占总资产的比重角度的审计质量分析 | 第47-49页 |
| 4.4.5 基于受处罚情况角度的审计质量分析 | 第49-50页 |
| 5.带病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50-62页 |
| 5.1 事务所合并前后基本特征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 5.1.1 合并后国富浩华相关指标情况 | 第50页 |
| 5.1.2 合并后国富浩华审计费用业务收入情况 | 第50-51页 |
| 5.2 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 5.2.1 基于合并后国富浩华受处罚的角度 | 第51页 |
| 5.2.2 基于合并前后国富浩华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的角度 | 第51-52页 |
| 5.2.3 基于合并前后国富浩华上市公司客户中ST公司的角度 | 第52-53页 |
| 5.2.4 基于合并前后国富浩华审计客户线下项目占比的角度 | 第53页 |
| 5.2.5 基于合并前后国富浩华审计客户应计利润占总资产比重的角度 | 第53-54页 |
| 5.3 合并后国富系和鹏城系客户审计质量差异性分析 | 第54-62页 |
| 5.3.1 基于审计收费角度的分析 | 第55-57页 |
| 5.3.2 基于合并后国富系和鹏城系的回归分析 | 第57-60页 |
| 5.3.3 合并后国富浩华审计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60-62页 |
|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4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 6.2 研究建议 | 第62-64页 |
| 6.2.1 对合并方的建议 | 第62-63页 |
| 6.2.2 对监管方的建议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