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1.1.1 寻找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第9页
        1.1.2 改善宏观外部融资环境与制度第9-10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1.2.1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第10-12页
    1.3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4 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创新第16-17页
第2章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依据第17-24页
    2.1 MM 理论第17-19页
        2.1.1 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 模型第17-18页
        2.1.2 考虑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 模型第18页
        2.1.3 考虑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条件下的米勒模型第18-19页
    2.2 权衡理论第19-21页
        2.2.1 破产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第19页
        2.2.2 代理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第19-20页
        2.2.3 最佳资本结构决策第20-21页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22页
        2.3.1 通过债务比例传递信息第21页
        2.3.2 通过内部人持股比例传递信息第21-22页
    2.4 理论借鉴意义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第24-31页
    3.1 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3.1.1 内源融资比例大,能力低第24-25页
        3.1.2 向外融资比例小第25-26页
    3.2 原因分析第26-31页
        3.2.1 微观原因第26-28页
        3.2.2 宏观原因第28-31页
第4章 国外相关经验及启示第31-36页
    4.1 日本经验第31-32页
        4.1.1 信用补全制度第31页
        4.1.2 赊销债权抵押融资保证制度第31-32页
        4.1.3 贷款制度第32页
    4.2 美国经验第32-34页
        4.2.1 商业银行贷款与融资担保第33页
        4.2.2 政府支持鼓励上市融资第33-34页
    4.3 结论与启示第34-36页
第5章 民营银行: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有效融资第36-48页
    5.1 发展民营银行的背景分析第36-41页
        5.1.1 必要性分析第36-38页
        5.1.2 可行性分析第38-39页
        5.1.3 民营银行有效运行的原则第39-41页
    5.2 确定民营银行的合理市场定位第41-42页
        5.2.1 民营银行产权治理结构的定位第41页
        5.2.2 民营银行客户服务的定位第41-42页
        5.2.3 民营银行的品牌定位第42页
    5.3 建立民营银行有效运行的制度第42-44页
        5.3.1 建立健全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第42-43页
        5.3.2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第43-44页
        5.3.3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第44页
    5.4 构建民营银行的合理有效模式第44-48页
        5.4.1 民营资本控股形式第45页
        5.4.2 改造民间金融机构模式第45-46页
        5.4.3 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引进民间资本模式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风险研究
下一篇: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及政府管制问题研究--以常熟市城乡公交公司改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