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海洋生物毒素概述 | 第11-23页 |
1.1.1 腹泻性贝毒 | 第12-16页 |
1.1.2 麻痹性贝毒 | 第16-20页 |
1.1.3 失忆性贝毒 | 第20-21页 |
1.1.4 神经性贝毒 | 第21-23页 |
1.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海洋毒素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1.2.1 贝类毒素 | 第23-24页 |
1.2.2 河豚毒素 | 第24-25页 |
1.2.3 西加鱼毒素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腹泻性贝毒方法的建立 | 第27-4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2.1.2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第28页 |
2.1.3 质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第28-32页 |
2.1.3.1 母离子的选择和优化 | 第28页 |
2.1.3.2 子离子的选择与碰撞电压(CE)的优化 | 第28-32页 |
2.1.3.3 气电条件的优化 | 第32页 |
2.1.4 液相条件的选择 | 第32-33页 |
2.1.4.1 色谱柱的选择 | 第32-33页 |
2.1.4.2 流动相的配置 | 第33页 |
2.1.5 样品处理步骤的选择 | 第33-34页 |
2.1.6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34页 |
2.1.7 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 | 第34-3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5-49页 |
2.2.1 标准工作曲线和灵敏度 | 第35-36页 |
2.2.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第36-44页 |
2.2.2.1 两种提取净化步骤的选择 | 第36-39页 |
2.2.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9页 |
2.2.2.3 酯化态DSP(DTX-3)毒素水解释放 | 第39-41页 |
2.2.2.4 净化方法的优化 | 第41-43页 |
2.2.2.5 流动相的选择和优化 | 第43-44页 |
2.2.3 准确度与精密度 | 第44-48页 |
2.2.4 水产品中DSP残留的检测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神经性贝毒方法的建立 | 第49-63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9-54页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3.1.2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第49-50页 |
3.1.3 质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 第50-52页 |
3.1.3.1 母离子的选择和优化 | 第50页 |
3.1.3.2 子离子的选择与碰撞电压(CE)的优化 | 第50-52页 |
3.1.3.3 气电条件的优化 | 第52页 |
3.1.4 液相条件的选择 | 第52-53页 |
3.1.4.1 色谱柱的选择 | 第52页 |
3.1.4.2 流动相的配置 | 第52-53页 |
3.1.5 样品处理步骤的选择 | 第53页 |
3.1.6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53-54页 |
3.1.7 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 | 第5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3.2.1 标准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 第54-55页 |
3.2.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第55-58页 |
3.2.2.1 两种提取净化步骤的选择 | 第55-56页 |
3.2.2.2 净化方法的优化 | 第56-58页 |
3.2.3 准确度与精密度 | 第58-61页 |
3.2.4 水产品中NSP残留的检测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扇贝中的软骨藻酸 | 第63-73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3页 |
4.1.2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 第63-64页 |
4.1.3 液相条件的选择 | 第64页 |
4.1.3.1 色谱柱的选择 | 第64页 |
4.1.3.2 流动相的配置 | 第64页 |
4.1.4 样品处理步骤的选择 | 第64-65页 |
4.1.5 定性和定量方法 | 第65页 |
4.1.6 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 | 第65-6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4.2.1 标准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 第66-67页 |
4.2.2 2 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 第67-68页 |
4.2.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方法 1) | 第68-71页 |
4.2.3.1 提取溶剂的优化 | 第68-70页 |
4.2.3.2 超声时间的选择 | 第70-71页 |
4.2.3.3 基质配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71页 |
4.2.4 准确度与精密度 | 第71-72页 |
4.2.5 水产品中ASP残留的检测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