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扎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塞扎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交响变奏曲》的国内文献研究 | 第10-14页 |
一、国内期刊中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国内著作中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交响变奏曲》的国外文献研究 | 第14-18页 |
一、国外期刊中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二、国外著作中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塞扎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解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 第18-20页 |
一、塞扎尔·弗朗克的艺术成长经历 | 第18-19页 |
二、塞扎尔·弗朗克的钢琴音乐创作道路 | 第19-20页 |
三、塞扎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概述 | 第20页 |
第二节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基础 | 第20-27页 |
一、德国古典音乐的影响 | 第20-22页 |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三、欧洲宗教信仰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塞扎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 | 第27-66页 |
第一节 《交响变奏曲》的曲式结构研究 | 第27-46页 |
一、第一部分 曲式结构的研究 | 第27-30页 |
二、第二部分 曲式结构的研究 | 第30-36页 |
三、第三部分 曲式结构的研究 | 第36-38页 |
四、第四部分曲式结构的研究 | 第38-46页 |
第二节 《交响变奏曲》的主题材料研究 | 第46-56页 |
一、第一主题的发展与演变 | 第46-54页 |
二、第二主题的发展与演变 | 第54-56页 |
第三节 《交响变奏曲》的和声语言研究 | 第56-63页 |
一、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 | 第56-57页 |
二、多声部和声的运用 | 第57-59页 |
三、半音化手法的运用 | 第59-63页 |
第四节 《交响变奏曲》的调性特征研究 | 第63-66页 |
一、持续音呈现的调性 | 第63页 |
二、传统和声功能的调性 | 第63-64页 |
三、三度调性转调的使用 | 第64页 |
四、作品调性布局的特点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塞扎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演奏诠释 | 第66-95页 |
第一节 《交响变奏曲》的演奏方法研究 | 第66-83页 |
一、触键与音色 | 第66-69页 |
二、力度与变化 | 第69-74页 |
三、节奏与速度 | 第74-77页 |
四、踏板与表现 | 第77-83页 |
第二节 《交响变奏曲》的版本比较研究 | 第83-95页 |
一、《交响变奏曲》的乐谱版本分析 | 第84-88页 |
二、《交响变奏曲》的音响版本分析 | 第88-95页 |
结语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中文部分 | 第96-98页 |
外文部分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页 |
研究生期间学习实践情况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