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科学推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流程图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科学推理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9页 |
3.1.1 科学思维 | 第19页 |
3.1.2 科学推理 | 第19页 |
3.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3.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3.2.2 皮亚杰关于形式思维运算的逻辑解释 | 第20页 |
3.3 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科学推理能力试题的选择与测试 | 第22-27页 |
4.1 科学推理能力试题的选择 | 第22-24页 |
4.2 科学推理能力的测试 | 第24-27页 |
4.2.1 测试实施过程的研究设计 | 第24-25页 |
4.2.2 测试情况的具体实施记录 | 第25页 |
4.2.3 测试结束展开的后续工作 | 第25-2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39页 |
5.1 样本总体科学推理成绩的统计分析 | 第27-29页 |
5.2 科学推理能力的年级差异 | 第29-31页 |
5.3 科学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 第31-32页 |
5.4 来自不同初中校的高中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差异 | 第32-34页 |
5.5 学习成绩与科学推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7页 |
5.6 各子维度推理能力的差异 | 第37-39页 |
第六章 教学建议与策略 | 第39-43页 |
6.1 教学建议 | 第39-40页 |
6.2 教学策略 | 第40-43页 |
6.2.1 比例推理的教学策略 | 第41-42页 |
6.2.2 控制变量推理的教学策略 | 第42-43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7.1 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1 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第48-54页 |
附录2 科学推理能力测试题答案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