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大班区域活动后游戏讲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情况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情况第12-14页
        1.2.3 已有研究不足第14页
    1.3 问题提出第14-16页
2 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第16-21页
    2.1 研究思路第16页
    2.2 研究设计第16-21页
        2.2.1 研究对象第16-17页
        2.2.2 研究工具第17页
        2.2.3 研究实施第17-18页
        2.2.4 操作性定义第18-21页
3 研究结果:游戏讲评过程的定量描述第21-32页
    3.1 游戏讲评的组织形式第21-24页
        3.1.1 游戏讲评的时间第21-22页
        3.1.2 游戏讲评的主导第22-23页
        3.1.3 游戏讲评的组织第23-24页
    3.2 游戏讲评的策略第24-25页
    3.3 游戏讲评的内容第25-27页
        3.3.1 游戏讲评内容的总体情况第25-26页
        3.3.2 游戏讲评内容——幼儿表现第26-27页
        3.3.3 游戏讲评内容——活动过程第27页
    3.4 游戏讲评的方法第27-28页
    3.5 游戏讲评的行为方式第28-30页
    3.6 分析与思考第30-32页
        3.6.1 游戏讲评只启不发,只引不导第30页
        3.6.2 游戏讲评只讲不评,缺乏情感教育和经验提升第30页
        3.6.3 游戏讲评时长偏短,出现两级化情况第30-31页
        3.6.4 游戏讲评策略单一,模式传统第31页
        3.6.5 游戏讲评不重视区域与非区域、不同区域、区域与主题之间的联系第31页
        3.6.6 新教师和老教师在游戏讲评中问题第31-32页
4 研究结果:游戏讲评的类型与思考第32-43页
    4.1 游戏讲评的类型第32-42页
        4.1.1 基于讲评情境第32-35页
        4.1.2 基于讲评动机第35-37页
        4.1.3 基于讲评模式第37-42页
    4.2 分析与思考第42-43页
5 讨论与建议第43-49页
    5.1 游戏讲评的影响因素第43-45页
        5.1.1 教师对游戏讲评的认识存在偏差第43-44页
        5.1.2 教师游戏讲评的能力欠缺第44页
        5.1.3 理想教育与教师有限精力的矛盾第44-45页
    5.2 游戏讲评的建议第45-49页
        5.2.1 加强对游戏讲评的认知,合理规划游戏讲评环节第45-46页
        5.2.2 丰富讲评策略与方法,建构反思性的自我发展思维第46页
        5.2.3 突出幼儿主体性地位,提高游戏分享的自主性第46-47页
        5.2.4 关注幼儿对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与社会交往第47页
        5.2.5 重视区域与非区域、不同区域、区域与主题之间的联系第47-49页
6 研究的反思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儿童的家庭功能、缺陷感与心理健康:留守与否的比较
下一篇: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程的初步研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