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与启示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3.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3.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4.1 文献法第14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4页
        1.4.3 实验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6-24页
    2.1 学习理论第16-17页
    2.2 教学理论第17-19页
    2.3 有效教学理论第19-24页
        2.3.1 有效教学的定义第19-22页
        2.3.2 有效教学的特征第22-24页
第三章 影响有效教学行为的因素第24-30页
    3.1 内部因素第24-28页
        3.1.1 学生主体因素第24-26页
        3.1.2 教师主体因素第26-28页
    3.2 外部因素第28-30页
        3.2.1 教材难度与课程设置第28页
        3.2.2 学习环境第28-30页
第四章 有效教学行为现状分析第30-51页
    4.1 调查对象分析第30-31页
    4.2 调查问卷设计第31页
    4.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第31-51页
        4.3.1 信度第31-32页
        4.3.2 T检验第32-39页
        4.3.3 相关性分析第39-51页
第五章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启示第51-67页
    5.1 《氧化还原反应》课堂叙事第51-62页
        5.1.1 评价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标准第51页
        5.1.2 S教师教学课堂叙事及分析第51-56页
        5.1.3 W教师教学课堂叙事及分析第56-62页
    5.2 对高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启示第62-67页
        5.2.1 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加入非语言手段第62页
        5.2.2 课堂教学中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第62-63页
        5.2.3 课堂教学中应适度激发学生的动机第63-65页
        5.2.4 课堂教学中应适时提出问题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67-70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反思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附录一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调查问卷第71-74页
附录二 T检验原始数据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性别比较研究--基于经管类大学毕业生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股份制银行零售银行战略转型思路探讨--以民生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