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测控系统多传感器系统分析 | 第14-20页 |
2.1 光电经纬仪 | 第14页 |
2.2 雷达 | 第14-15页 |
2.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第15-16页 |
2.4 无线电遥测 | 第16页 |
2.5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结构 | 第16-1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技术 | 第20-34页 |
3.1 时统对齐 | 第20-21页 |
3.2 空间对准 | 第21-25页 |
3.2.1 几种常用坐标系的定义 | 第21-22页 |
3.2.2 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22-25页 |
3.3 野值剔除 | 第25-29页 |
3.3.1 有效数据段落与有效测量通道判定 | 第25-26页 |
3.3.2 离散单点野值剔除 | 第26页 |
3.3.3 斑点野值剔除 | 第26-27页 |
3.3.4 中心平滑 | 第27页 |
3.3.5 样条拟合 | 第27-29页 |
3.4 平滑滤波 | 第29-32页 |
3.4.1 中心数据平滑与滤波 | 第29-30页 |
3.4.2 多项式平滑与滤波方法 | 第30页 |
3.4.3 样条平滑与滤波方法 | 第30页 |
3.4.4 α-β滤波和α-β-γ滤波 | 第30-31页 |
3.4.5 卡尔曼(Kalman)滤波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基于数据融合的航迹解算方法 | 第34-50页 |
4.1 说明 | 第34-43页 |
4.1.1 数据(信号)模型 | 第34-37页 |
4.1.2 光测与GPS航迹数据联合处理 | 第37-40页 |
4.1.3 雷测与GPS航迹数据联合处理 | 第40-41页 |
4.1.4 系统误差模型 | 第41-43页 |
4.2 光测、雷测与GPS航迹数据联合处理 | 第43-44页 |
4.3 外测设备跟踪测量情况综合分析 | 第44-47页 |
4.3.1 单测元测量数据的自评价 | 第44页 |
4.3.2 数据融合的精度评定 | 第44页 |
4.3.3 多测元数据融合模型的权值 | 第44-45页 |
4.3.4 多测元数据融合模型的权值估计 | 第45页 |
4.3.5 多测元数据融合模型不同测元的相互比对 | 第45-46页 |
4.3.6 多测元数据融合模型的不同测量段的相互比对 | 第46-47页 |
4.4 不完全测量情况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4.4.1 部分段落没有高精度测量数据 | 第47-48页 |
4.4.2 某些观测点任何测量系统不能单独解算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与效果评估 | 第50-68页 |
5.1 仿真计算的意义 | 第50-51页 |
5.2 多信息源数据仿真 | 第51-67页 |
5.2.1 设备工作原理 | 第51页 |
5.2.2 数据剔野平滑仿真设计 | 第51-52页 |
5.2.3 融合仿真设计 | 第52-67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