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

高速列车自适应主动防滑牵引与制动控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第11-13页
        1.2.2 高速列车牵引、制动及防滑装置发展应用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列车粘着理论及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基础知识第17-25页
    2.1 列车粘着理论第17-20页
        2.1.1 轮轨接触理论第17-18页
        2.1.2 蠕滑与粘着理论第18-19页
        2.1.3 影响轮轨粘着状态的主要因素第19-20页
    2.2 系统稳定性分析理论第20-24页
        2.2.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第20-21页
        2.2.2 Barrier李雅普诺夫函数第21-22页
        2.2.3 基于BLF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第22-23页
        2.2.4 Barbalat 引理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高速列车主动防滑牵引与制动控制第25-44页
    3.1 列车防滑牵引与制动控制系统建模第25-28页
        3.1.1 车体及车轮模型第25-27页
        3.1.2 牵引与制动控制系统建模第27-28页
    3.2 基于BLF的列车主动防滑控制第28-36页
        3.2.1 基本的防滑控制第28-31页
        3.2.2 改进的防滑控制第31-34页
        3.2.3 防滑及再粘着控制第34-36页
    3.3 仿真结果第36-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高速列车自适应牵引与制动控制方法第44-61页
    4.1 轮轨粘着力自适应观测器设计第44-46页
    4.2 列车阻力自适应估计第46-50页
    4.3 粘滞摩擦系数自适应估计第50-52页
    4.4 仿真结果第52-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结论第61-63页
    5.1 研究工作总结第61-62页
    5.2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图索引第66-6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思维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链路选择与负载均衡的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