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S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学习风格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学习风格概述 | 第15-19页 |
2.1 学习风格的定义 | 第15-16页 |
2.2 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 第16页 |
2.3 学习风格的基本类型 | 第16-19页 |
2.3.1 知觉学习风格 | 第16-17页 |
2.3.2 认知学习风格 | 第17-18页 |
2.3.3 情感学习风格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19-23页 |
3.1 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1.1 研究内容、问题及假设 | 第19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3.1.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3.2 调查量表 | 第20-22页 |
3.2.1 调查量表的设计 | 第20-21页 |
3.2.2 调查量表的内容 | 第21-22页 |
3.3 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3.1 调查实施 | 第22页 |
3.3.2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第四章 问卷及课堂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3-36页 |
4.1 泰国中学生学习风格总体倾向 | 第23-24页 |
4.2 泰国中学生学习风格与环境因素 | 第24-28页 |
4.3 泰国中学生视觉型学习风格 | 第28-29页 |
4.4 泰国中学生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 第29-30页 |
4.5 泰国中学生序列型学习风格 | 第30-32页 |
4.6 泰国中学生综合型学习风格 | 第32-33页 |
4.7 泰国中学生挑战型学习风格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教学实践案例与效果观察 | 第36-55页 |
5.1 案例一:视觉型匹配和失配对照组拼音教学实验 | 第36-44页 |
5.1.1 实验组:匹配组(视觉刺激为主,辅以听觉和动觉) | 第36-39页 |
5.1.2 对照组:失配组(听觉刺激为主,辅以视觉和动觉) | 第39-43页 |
5.1.3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实践过程特点分析 | 第43页 |
5.1.4 实验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5.2 案例二:场依存/综合型学习风格下交际法的应用 | 第44-49页 |
5.3 案例三:序列/挑战型学习风格下文化教学的应用 | 第49-55页 |
第六章 教学对策与建议 | 第55-63页 |
6.1 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风格整体倾向的教学对策 | 第55-61页 |
6.1.1 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风格环境偏好的教学对策 | 第55-56页 |
6.1.2 泰国中学生视觉型汉语学习风格的教学对策 | 第56-57页 |
6.1.3 泰国中学生场依存型汉语学习风格的教学对策 | 第57-59页 |
6.1.4 泰国中学生序列型汉语学习风格的教学对策 | 第59页 |
6.1.5 泰国中学生综合型汉语学习风格的教学对策 | 第59-60页 |
6.1.6 泰国中学生挑战型汉语学习风格的教学对策 | 第60-61页 |
6.2 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风格总体建议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