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中学生听课策略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6-9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6页
    1.2 研究意义第6-7页
        1.2.1 实践意义第6-7页
        1.2.2 理论意义第7页
    1.3 总体研究设计第7-9页
        1.3.1 概念界定第7页
        1.3.2 研究目标第7-8页
        1.3.3 研究框架第8页
        1.3.4 研究工具第8-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9-18页
    2.1 学习策略的概念第9-11页
    2.2 学习策略的分类第11-12页
    2.3 听课策略第12-15页
        2.3.1 听课策略的概念第12页
        2.3.2 听课策略研究现状第12-15页
    2.4 学习策略辅导第15-16页
    2.5 学习策略的教学第16-17页
    2.6 以往研究成果和不足第17-18页
第三章 听课策略调查问卷的编制第18-28页
    3.1 研究目标第18页
    3.2 理论依据第18页
    3.3 问卷的编制第18-20页
    3.4 初始问卷的修订第20页
    3.5 问卷项目的筛选与分析第20-27页
        3.5.1 区分度分析法第20-21页
        3.5.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1-24页
        3.5.3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4-26页
        3.5.4 信效度分析第26-27页
    3.6 问卷编制的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中学生听课策略的调查研究第28-35页
    4.1 被试的选择第28页
    4.2 问卷的发放第28页
    4.3 数据的处理第28页
    4.4 调查分析结果第28-34页
        4.4.1 中学生听课策略的总体特征第28-30页
        4.4.2 中学生听课策略的性别差异第30-31页
        4.4.3 中学生听课策略的年级差异第31-34页
    4.5 调查研究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听课策略干预研究第35-41页
    5.1 研究目的第36页
    5.2 研究方法第36页
    5.3 研究工具第36页
    5.4 研究被试第36页
    5.5 干预方法第36-37页
    5.6 实验程序第37-38页
        5.6.1 前测阶段第37页
        5.6.2 干预阶段第37-38页
        5.6.3 后测阶段第38页
    5.7 干预结果第38-40页
        5.7.1 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同质性检验第38-39页
        5.7.2 实验班与控制班前后测的差异性检验第39页
        5.7.3 实验班、控制班各自前后测差异性检验第39-40页
    5.8 干预结果讨论第40-41页
    5.9 干预实验结论第41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第41-44页
    6.1 研究结论第41-42页
    6.2 研究创新第42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1页
致谢第51-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C,N)-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研究
下一篇:银行卡收单侧定价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