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油库管理的意义 | 第9页 |
·目前国内外油库管理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11页 |
·论文的主要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2 油库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第13-41页 |
·分散式油库管理系统 | 第13页 |
·集中式油库管理系统 | 第13-14页 |
·集散式油库管理系统 | 第14-15页 |
·CAN 总线综述 | 第15-19页 |
·CAN 总线相对于其他总线具有的优点 | 第16-18页 |
·比较有影响的现场总线 | 第18-19页 |
·CAN 总线协议的特点 | 第19-31页 |
·CAN 总线的层次结构 | 第21-22页 |
·CAN 总线的通信协议 | 第22-24页 |
·CAN 总线基于以下5 条基本规则进行组织 | 第24页 |
·独立CAN 总线控制器SJA1000 | 第24-28页 |
·SJA1000 的主要寄存器 | 第28页 |
·报文传输过滤技术 | 第28-31页 |
·I~2C 总线介绍 | 第31-37页 |
·I~2C 总线体系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I~2C 总线的通信方法研究 | 第33-37页 |
·系统节点报文的调度问题 | 第37-41页 |
·固定优先级算法 | 第37-38页 |
·基于TTCAN 技术的时间触发调度算法 | 第38-41页 |
3 基于 CAN 总线的油库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第41-67页 |
·油库的整体布局与局部规划 | 第41-43页 |
·将CAN 总线与I~2C 总线用在远程监控和局部管理的意义 | 第42-43页 |
·系统主要完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 第43页 |
·本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分析 | 第43-46页 |
·Linux 操作系统的特点 | 第43-44页 |
·linux2.6 内核相对于2.4 内核的优越性 | 第44-45页 |
·ARM 处理器相对于X86 处理器的优势 | 第45-46页 |
·系统环境的建立 | 第46-51页 |
·ARM S3C2410 开发板的选择 | 第46-47页 |
·Bootloader 的作用与定制 | 第47-49页 |
·文件系统选择与内核裁剪 | 第49-51页 |
·CAN 总线驱动程序设计及程序流程 | 第51-55页 |
·驱动程序的初始化 | 第52页 |
·驱动程序中文件系统接口函数填充 | 第52-54页 |
·单个节点的收发报文过程 | 第54-55页 |
·将I~2C 总线应用于油库的局部管理 | 第55-58页 |
·各个油罐间数据命令信息的传输 | 第58-62页 |
·动态优先级调度技术 | 第62-67页 |
·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 | 第62-63页 |
·动态优先级调度 | 第63-64页 |
·对调度算法的MATLAB 仿真分析 | 第64-66页 |
·对调度算法实现分析 | 第66-67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3页 |
B.部分驱动程序代码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