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一) 国外基础教育财政充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二) 国内基础教育财政充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三)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13-14页 |
| 三、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 (一)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二)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 (一)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二)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 一、南京市经济及公办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状况 | 第20-22页 |
| 二、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收入情况 | 第22-25页 |
| (一) 教育经费收入的结构 | 第22-24页 |
| (二) 生均教育经费收入的数量 | 第24-25页 |
| 三、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 第25-30页 |
| (一) 人员支出 | 第26-29页 |
| (二) 公用支出 | 第29-30页 |
| (三) 基础建设支出 | 第30页 |
| 四、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充足性教育经费标准的测算 | 第32-59页 |
| 一、基于循证法测算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充足性教育经费标准 | 第33-51页 |
| (一) 循证法的内容及测算方法 | 第33-40页 |
| (二) 利用循证法测算充足性教育经费标准 | 第40-50页 |
| (三) 循证法测算充足性教育经费标准的结果 | 第50-51页 |
| 二、基于示范学校法测算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充足性教育经费标准. | 第51-57页 |
| (一) 示范学校法的内容及测算方法 | 第51-52页 |
| (二) 利用示范学校法测算充足性教育经费标准 | 第52-57页 |
| 三、两种测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充足度及缺口的测算 | 第59-65页 |
| 一、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充足度的评价 | 第59-62页 |
| (一) 教育经费充足度评价方法的评述 | 第59-60页 |
| (二) 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充足度的测量结果 | 第60-62页 |
| 二、南京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缺口的测算 | 第62-64页 |
| 三、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71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 二、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 (一) 加大补助力度,促进校际经费均衡 | 第66-67页 |
| (二) 建立动态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学校经费充足 | 第67-68页 |
| (三) 完善激励机制,将经费执行情况纳入政府考核范畴 | 第68-69页 |
| (四) 建立充足性教育经费拨款公式,避免经费划拨的主观性 | 第69页 |
| 三、研究不足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