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网中关键路段识别的应急交通组织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2 应急交通组织基础理论研究 | 第19-30页 |
2.1 常规交通组织方法分析 | 第19-23页 |
2.1.1 设置专用车道 | 第19页 |
2.1.2 变向交通组织 | 第19-20页 |
2.1.3 交叉口交通渠化 | 第20-21页 |
2.1.4 交叉口禁止左转 | 第21页 |
2.1.5 交叉口交通流变左转为右转 | 第21-23页 |
2.2 突发事件下城市道路网交通特性分析 | 第23-26页 |
2.2.1 道路交通网络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2.2.2 城市道路网交通需求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2.2.3 道路交通流特性 | 第25页 |
2.2.4 居民出行行为特性 | 第25-26页 |
2.3 应急交通组织原则 | 第26页 |
2.4 突发事件下城市道路网应急交通组织方法分析 | 第26-29页 |
2.4.1 专用车道与单向交通相互结合 | 第27-28页 |
2.4.2 非疏散方向道路禁止左转 | 第28-29页 |
2.4.3 临时的交通渠化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城市道路网中关键路段识别方法研究 | 第30-42页 |
3.1 关键路段的分类及定义 | 第30-33页 |
3.1.1 关键路段的分类 | 第30-32页 |
3.1.2 关键路段定义 | 第32页 |
3.1.3 路网中关键路段集合的分类 | 第32-33页 |
3.2 关键路段的识别方法及流程 | 第33-34页 |
3.3 路网脆弱路段识别 | 第34-39页 |
3.3.1 路段易破坏概率模型 | 第34-35页 |
3.3.2 常规交通状态下路段易被破坏的概率模型 | 第35-37页 |
3.3.3 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 | 第37-38页 |
3.3.4 突发事件时路段易被破坏概率的计算模型 | 第38-39页 |
3.4 重要路段识别 | 第39-41页 |
3.4.1 节点的连接度 | 第39页 |
3.4.2 节点的权值 | 第39-40页 |
3.4.3 路段拓扑值 | 第40-41页 |
3.4.4 路段交通量和OD对数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案例分析 | 第42-67页 |
4.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第42-44页 |
4.2 研究区域基础数据收集、处理及建模分析 | 第44-55页 |
4.2.1 研究区域基础资料的统计 | 第44-53页 |
4.2.2 路网中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 第53-54页 |
4.2.3 研究区域建模分析 | 第54-55页 |
4.3 路网中关键路段识别实例分析 | 第55-65页 |
4.3.1 路网中脆弱路段的识别计算 | 第55-57页 |
4.3.2 基于路段拓扑值的重要路段识别 | 第57-64页 |
4.3.3 路网中关键路段的识别 | 第64-65页 |
4.4 关键路段应急交通组织优化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