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 第11页 |
1.1.2 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1页 |
1.1.3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4 地理学科特点使然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路线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5.2 课堂观察法 | 第15页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1.5.4 访谈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学科 | 第16页 |
2.1.2 多学科融合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哲学基础 | 第17页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第17页 |
2.2.3 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2.2.4 脑科学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初中地理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现状 | 第19-25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3.2 问卷设计 | 第19页 |
3.3 问卷调查 | 第19-20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4页 |
3.4.1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第20-23页 |
3.4.2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3.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型 | 第25-44页 |
4.1 信息技术环境——以starC平台为例 | 第25-28页 |
4.1.1 starC平台简介 | 第26-27页 |
4.1.2 starC平台特点 | 第27-28页 |
4.2 理论依据 | 第28-34页 |
4.2.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理论 | 第28-30页 |
4.2.2 TPACK教学理论模型 | 第30-31页 |
4.2.3 APT教学理论模型 | 第31-32页 |
4.2.4 多学科融合模式 | 第32-34页 |
4.3 教学模型 | 第34-37页 |
4.4 教学模型内涵 | 第37-38页 |
4.5 教学模型要素 | 第38-42页 |
4.5.1 多元教学目标 | 第40页 |
4.5.2 复合型师资队伍 | 第40页 |
4.5.3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 第40-41页 |
4.5.4 学科教学知识 | 第41-42页 |
4.5.5 多元教学方法 | 第42页 |
4.5.6 多元教学评价 | 第42页 |
4.6 教学原则 | 第42-44页 |
4.6.1 适时适量适度原则 | 第42页 |
4.6.2 主学科的主体性原则 | 第42-43页 |
4.6.3 整体一贯原则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学科融合教学实验 | 第44-58页 |
5.1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5.1.1 实验对象 | 第44页 |
5.1.2 实验目标 | 第44页 |
5.1.3 实验内容 | 第44页 |
5.1.4 实验变量 | 第44-45页 |
5.1.5 实验准备 | 第45页 |
5.1.6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页 |
5.2 实验实施 | 第45-51页 |
5.2.1 前测 | 第46页 |
5.2.2 实验组的教学过程 | 第46-50页 |
5.2.3 后测 | 第50-51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5.3.1 问卷分析 | 第51-56页 |
5.3.2 成绩分析 | 第56-57页 |
5.3.3 访谈分析 | 第57页 |
5.3.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附录1 初中地理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第64-65页 |
附录2 初中地理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3 实验后调查问卷 | 第67页 |
附录4 测试题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