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8-12页 |
·研究层面与选题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有效提问内容层面建构的假设及理论依据 | 第14-21页 |
·假设:基于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提问内容可以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划分为若干层面 | 第14-15页 |
·有效提问内容层面建构的理论依据 | 第15-21页 |
·从有效教学理论看有效提问的指向 | 第15-16页 |
·从语文科课程论看提问内容及其基点 | 第16-18页 |
·从知识的类型看提问内容的基本层级 | 第18-20页 |
·从文本层次理论看文本内容的内在结构 | 第20-21页 |
第3章 有效提问内容层面的建构及阐释 | 第21-32页 |
·有效提问内容层面的建构 | 第21-24页 |
·讨论:选文的教学价值探讨 | 第21-22页 |
·选文文本的教学角色辨析:理解阅读知识的基础 | 第22-23页 |
·文本阅读知识内在结构及提问内容层面的确定 | 第23-24页 |
·提问内容层面界说及其教学意义阐释 | 第24-30页 |
·阅读知识·文本层 | 第24-28页 |
·阅读知识·非文本层 | 第28-30页 |
·提问内容层面运用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30页 |
·指向性原则 | 第30-31页 |
·灵活性原则 | 第31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31-32页 |
第4章 课案评析与示例运行 | 第32-40页 |
·课案提问内容层面评析——以《双桅船》为例 | 第32-37页 |
·提问内容基点:本课阅读知识剖析 | 第32-33页 |
·本课提问内容层面体现 | 第33-35页 |
·体现情况评析 | 第35-37页 |
·示例运行——以《荷塘月色》片段提问设计为例 | 第37-40页 |
·提问内容基点:阅读知识剖析 | 第37-38页 |
·提问设计展示及其层面分析 | 第38-40页 |
第5章 结语:开放与规范,欣赏与反思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