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过度自信研究 | 第11-12页 |
1.2.2 迎合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行为金融学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2 股利政策相关概念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传统理论阶段 | 第19-20页 |
2.2.2 现代理论阶段 | 第20-22页 |
2.2.3 行为理论阶段 | 第22-24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3.1 不分配以及少分配现象突出 | 第24-26页 |
3.2 股利支付率低 | 第26-27页 |
3.3 股利支付形式多样化 | 第27-29页 |
3.4 分红不足与过度分红现象并存 | 第29-30页 |
3.5 股利分配缺乏稳定性连续性 | 第30-32页 |
4 行为金融视角下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32-45页 |
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4.1.1 研究思路 | 第32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4-36页 |
4.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2 实证指标及模型选取 | 第34-36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8-45页 |
5 我国上市公司有限理性股利分配的行为金融学诠释 | 第45-52页 |
5.1 管理者有限理性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 第45-47页 |
5.1.1 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内部原因:过度自信 | 第45-46页 |
5.1.2 管理者有限理性的直接原因:一股独大 | 第46页 |
5.1.3 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外部原因:流通股供不应求 | 第46-47页 |
5.2 投资者有限理性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 第47-52页 |
5.2.1 投资者行为特点 | 第47-48页 |
5.2.2 投资者心理偏差分析 | 第48-49页 |
5.2.3 投资者行为偏差分析 | 第49-52页 |
6 规范我国股利政策的建议 | 第52-57页 |
6.1 对管理者的建议 | 第52-53页 |
6.1.1 加强自身学习,克服过度自信 | 第52页 |
6.1.2 保持连续稳定的股利政策 | 第52-53页 |
6.1.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3页 |
6.2 对投资者的建议 | 第53-55页 |
6.2.1 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 第53-54页 |
6.2.2 克服心理偏差,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 第54页 |
6.2.3 借鉴国外成熟投资策略,减少行为偏差 | 第54-55页 |
6.2.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维权意识 | 第55页 |
6.3 对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55-57页 |
6.3.1 针对投资者做出的改进措施 | 第55页 |
6.3.2 针对管理者做出的改进措施 | 第55-56页 |
6.3.3 针对本身做出的改进措施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