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博弈的供应链金融各方决策和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物流银行模式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5-16页 |
1.5 合作博弈方法综述 | 第16-19页 |
1.5.1 合作博弈理论 | 第17页 |
1.5.2 合作博弈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6 研究综述小结与创新点 | 第19页 |
1.7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 第21-33页 |
2.1 供应链金融概述 | 第21-27页 |
2.1.1 供应链金融概念 | 第21-23页 |
2.1.2 供应链金融模式 | 第23-25页 |
2.1.3 供应链金融特点 | 第25-26页 |
2.1.4 供应链金融意义 | 第26-27页 |
2.2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27-30页 |
2.2.1 西方国家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 第27页 |
2.2.2 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2.2.3 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规模与趋势 | 第28-30页 |
2.3 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2.3.1 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展不足 | 第30-31页 |
2.3.2 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受到内部机制制约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物流银行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型 | 第33-45页 |
3.1 基本假设条件 | 第33-36页 |
3.2 参数设定 | 第36页 |
3.3 物流银行模式下的非合作博弈 | 第36-43页 |
3.3.1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预期收益 | 第37-38页 |
3.3.2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中小企业决策模型 | 第38-41页 |
3.3.3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银行决策模型 | 第41-43页 |
3.3.4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整体收益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物流银行模式下的合作博弈分析 | 第45-59页 |
4.1 基于Shapley值方法的收益分配模型 | 第45-48页 |
4.2 物流银行模式下合作博弈收益分配模型 | 第48-58页 |
4.2.1 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合作收益模型 | 第48-50页 |
4.2.2 中小企业、银行合作收益模型 | 第50-53页 |
4.2.3 核心企业、银行合作收益模型 | 第53-56页 |
4.2.4 三方成员企业合作收益模型 | 第56-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案例分析 | 第59-70页 |
5.1 成员企业简介与需求分析 | 第59-62页 |
5.1.1 核心企业 | 第59页 |
5.1.2 银行 | 第59-60页 |
5.1.3 中小企业 | 第60页 |
5.1.4 需求分析 | 第60-61页 |
5.1.5 方案数据的确定 | 第61-62页 |
5.2 方案设计 | 第62-69页 |
5.2.1 商品需求分布对方案结果的影响 | 第62-65页 |
5.2.2 方案结果 | 第65-69页 |
5.3 方案有效性和不足 | 第69-70页 |
6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