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班级人际关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主观幸福感概述第12-16页
        1.1.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第12页
        1.1.2. 主观幸福感的评估与测量第12-13页
        1.1.3. 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第13-14页
        1.1.4.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 班级人际关系状况概述第16-20页
        1.2.1. 班级师生关系氛围第16-18页
        1.2.2. 同伴接纳第18-20页
    1.3. 学业倦怠概述第20-22页
        1.3.1. 学业倦怠界定第20页
        1.3.2. 学业倦怠测量第20-21页
        1.3.3. 学业倦怠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学习投入第22-23页
        1.4.1. 学习投入的界定第22页
        1.4.2. 学习投入的测量第22页
        1.4.3. 学习投入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5. 班级师生关系氛围、同伴接纳、学习投入、学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23-26页
第2章 问题提出第26-28页
    2.1. 已往研究的局限第26页
    2.2. 问题提出第26-27页
    2.3. 研究假设第27-28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28-32页
    3.1 研究样本第28页
    3.2. 研究工具第28-29页
    3.3. 数据收集第29-30页
    3.4. 数据处理第30-3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32-38页
    4.1. 描述性统计第32-33页
        4.1.1.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学业倦怠、学习投入的一般状况第32页
        4.1.2.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班级间差异第32-33页
    4.2. 零模型参数估计第33-34页
        4.2.1. 幸福感指数零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第33-34页
        4.2.2. 学业倦怠、学习投入零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第34页
    4.3. 随机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第34-35页
    4.4. 二层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第35-36页
    4.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第36-38页
第5章 讨论第38-46页
    5.1. 非流动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状况第38-39页
    5.2. 班级人际关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第39-40页
        5.2.1. 班级教师支持氛围与主观幸福感第39-40页
        5.2.2. 同伴接纳与主观幸福感第40页
    5.3. 学业倦怠在班级教师支持氛围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第40-42页
        5.3.1. 班级教师支持氛围与学业倦怠、学习投入的关系第40-41页
        5.3.2. 学业倦怠、学习投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1-42页
        5.3.3. 学业倦怠在班级教师氛围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第42页
    5.4. 同伴接纳与主观幸福感间——学业倦怠、学习投入的中介:是否流动的调节作用第42-43页
    5.5. 是否流动在班级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差异第43-44页
    5.6. 研究结论第44页
    5.7. 本研究对实践的启示第44-45页
    5.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母支持温暖对流动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拒绝敏感性的中介
下一篇:高中生完美主义、反刍思维与拖延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