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

军阀时代—清末民国新疆的政治变迁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26页
上编第26-77页
 第一章 所谓“军阀”第27-35页
  第一节 对“军阀”一词的解读第27-28页
  第二节 对军阀现象的认识第28-30页
  第三节 军阀的定义第30-32页
  第四节 军阀产生的原因第32页
  第五节 新疆“军阀政治”的界说第32-35页
 第二章 新疆军阀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第35-45页
  第一节 晚清新疆的政治变革第35-36页
  第二节 新疆巡抚的军政权力第36-41页
  第三节 清未民初新疆疆吏权力的扩大第41-45页
 第三章 新疆军阀政治形成的军事条件第45-60页
  第一节 清朝嘉道以前的军事沿革第45-48页
  第二节 新疆建省与军事变革第48-51页
  第三节 清朝末年新疆的军事变革第51-54页
  第四节 晚清新疆军事变革的影响第54-60页
 第四章 新疆军阀政治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第60-77页
  第一节 地理与交通第60-65页
  第二节 边疆与民族第65-67页
  第三节 经济与贸易第67-71页
  第四节 财政与金融第71-77页
下编第77-198页
 第五章 落日余晖——杨增新统治下的新疆军阀政治第78-126页
  第一节 杨增新军阀政权的形成第78-96页
   一、辛亥革命在新疆第78-81页
   二、杨增新的上台第81-89页
   三、杨增新政权的建立第89-96页
  第二节 杨增新军阀政权的特点第96-110页
   一、杨增新政权的政治基础第96-102页
   二、羁縻与牵制第102-104页
   三、平衡与自立第104-109页
   四、“无为而治”第109-110页
  第三节 杨增新之死第110-126页
   一、“三七政变”第110-113页
   二、杨增新遇刺真相第113-116页
   三、樊耀南刺杨原因之分析第116-122页
   四、附录—杨增新神道碑文第122-126页
 第六章 十字路口——金树仁统治下的新疆军阀政治第126-155页
  第一节 金树仁政权的建立第126-134页
   一、金树仁其人其事第126-128页
   二、金树仁的上台第128-131页
   三、金树仁接掌新疆政权第131-134页
  第二节 金树仁军阀政权的特点第134-144页
   一、因循与革新第134-138页
   二、内部平衡状态的解体第138-141页
   三、外部关系的失衡第141-144页
  第三节 金树仁政权的垮台第144-155页
   一、哈密事变第144-148页
   二、马仲英入新与新疆动乱第148-152页
   三、“四一二政变”第152-155页
 第七章 赤色黎明——盛世才统治下的新疆军阀政治第155-198页
  第一节 盛世才政权的建立第155-166页
   一、分崩离析的新疆政局第155-157页
   二、国民政府的新疆政策第157-160页
   三、苏联的新疆政策第160-163页
   四、盛世才控制新疆政权第163-166页
  第二节 盛世才军阀政权的特点第166-179页
   一、盛世才的治新方略第166-169页
   二、新疆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第169-173页
   三、盛世才政权的军政关系第173-175页
   四、盛世才政权的外部关系第175-179页
  第三节 新疆军阀政治的终结第179-198页
   一、苏盛同盟的危机第179-184页
   二、苏盛同盟的破裂第184-189页
   三、国民政府收抚盛世才第189-193页
   四、国民政府恢复对新疆的统治第193-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1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10-211页
致谢第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敦煌藏经洞山土绘画品研究史
下一篇: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