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主体信用评级变化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导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4-17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的预期创新第18-20页
2. 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第20-35页
   ·主体信用评级文献综述第20-23页
     ·主题信用评级方法文献综述第20-22页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2-23页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第23-31页
     ·盈余管理的动机第24-28页
     ·盈余管理的手段第28-30页
     ·盈余管理文献评述第30-31页
   ·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第31-35页
     ·债务融资成本与信用评级第31-32页
     ·债务融资成本与盈余管理第32-33页
     ·信用评级变化与盈余管理第33页
     ·信用评级变化与盈余管理文献评述第33-35页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5-38页
   ·相关理论分析第35-37页
     ·主体信用评级的经济学依据第35-36页
     ·信号传导理论第36-37页
   ·研究假设第37-38页
4. 实证研究设计第38-46页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8-40页
   ·变量定义第40-45页
     ·被解释变量第40-43页
     ·解释变量第43页
     ·控制变量第43-45页
   ·信用评级变化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模型第45-46页
5.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6-52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6页
   ·相关性分析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第46-48页
   ·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多元回归结果第48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48-50页
     ·进一步追踪结果第50页
   ·稳健性检验第50-52页
     ·控制主体公司下一年是否发债进行检验第50-52页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2-57页
   ·研究结论第52页
   ·主要创新与贡献第52-53页
   ·政策建议第53-55页
     ·宏观层面第53-54页
     ·公司层面第54-55页
   ·研究局限第55-56页
     ·样本数据方面第55页
     ·关于信用评级变化的结果第55页
     ·关于信用评级变化动机的衡量第55-56页
   ·未来研究方向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后记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力资本驱动公司成长的有效性检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下一篇:CEO年龄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基于薪酬动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