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简要总结与评价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尝试 | 第17-18页 |
2.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析 | 第18-26页 |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 | 第18页 |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员工 | 第18-19页 |
·一线员工的界定 | 第18-19页 |
·一线员工的特点 | 第19页 |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岗位 | 第19-21页 |
·一线岗位的分类 | 第19-20页 |
·一线岗位的特点 | 第20-21页 |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相关分析 | 第21-26页 |
·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概念 | 第21-22页 |
·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要素 | 第22-23页 |
·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原则 | 第23-24页 |
·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现状 | 第24-25页 |
·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实现 | 第25-26页 |
3.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38页 |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岗位对员工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34页 |
·初始问卷的设计 | 第26-28页 |
·正式问卷的情况 | 第28-29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29-31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1-32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2-34页 |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员工对岗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6页 |
·评价指标的梳理 | 第34页 |
·评价指标的分析 | 第34-35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5-36页 |
·评价指标的具体阐述 | 第36-38页 |
4.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员工与岗位匹配的决策方法 | 第38-44页 |
·双边匹配决策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38页 |
·问题的描述 | 第38-40页 |
·模型的构建与说明 | 第40-4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0页 |
·模型的说明 | 第40-41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41-44页 |
5.实例分析 | 第44-54页 |
·背景分析 | 第44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44-51页 |
·一线岗位对员工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9页 |
·一线员工对岗位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9-51页 |
·双边匹配满意度评价信息的获取 | 第51页 |
·双边匹配满意度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第51-52页 |
·双边匹配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 第52-54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52-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A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岗位对员工满意度初始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 B 辽宁国有钢铁企业一线岗位对员工满意度正式问卷 | 第61-63页 |
附录 C 求职者与招聘岗位匹配满意度评价信息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