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 第9-10页 |
(二)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 第10页 |
二、国内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情况 | 第10-14页 |
(一)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 | 第10-12页 |
(二)国内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情况 | 第12-14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实施 | 第16-28页 |
一、培训实施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第16页 |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页 |
(三)基于网络探究教学法(Web-Quest) | 第16-17页 |
(四)基于网络的同侪协作 | 第17页 |
二、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 第17-23页 |
(一)培训前的调查分析 | 第17-18页 |
(二)制定培训方案 | 第18-20页 |
(三)培训方案的实施 | 第20-22页 |
(四)培训效果的反馈及评价 | 第22-23页 |
(五)培训模式的拓展 | 第23页 |
三、培训模式的效果分析 | 第23-28页 |
(一)培训实现基础突破 | 第24-26页 |
(二)教学资源形成共享 | 第26页 |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 第26-27页 |
(四)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研究 | 第28-39页 |
一、关于“四位一体”培训模式 | 第28-29页 |
(一)“四位一体” | 第28页 |
(二)“四位一体”培训模式 | 第28页 |
(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位一体”培训模式 | 第28页 |
(四)“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角色分配 | 第28-29页 |
二、模式的构建 | 第29-31页 |
(一)培训对象的选择与分析 | 第29页 |
(二)培训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第29-30页 |
(三)培训情况的反馈与评价 | 第30-31页 |
三、“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优势 | 第31-33页 |
(一)培训模式的互惠性与针对性 | 第31-32页 |
(二)培训模式的高效性与低成本性 | 第32页 |
(三)培训模式的连贯性与可持续性 | 第32-33页 |
四、“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作用 | 第33-35页 |
(一)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 第33-34页 |
(二)促进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 第34页 |
(三)结合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 | 第34-35页 |
五、“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35-39页 |
(一)学校重视、教师支持 | 第35页 |
(二)周期合理、指导到位 | 第35-36页 |
(三)目标明确、整体提高 | 第36页 |
(四)淡化技术、结合学科 | 第36-37页 |
(五)重视效果、形式多变 | 第37页 |
(六)培训过程中的其他要求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一、“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实施的思考 | 第39-40页 |
二、“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的特色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附录 1 | 第46-48页 |
附录 2 | 第48-50页 |
附录 3 | 第50-52页 |
附录 4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