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关于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涵义和相关论述 | 第10-20页 |
第一节 关于音乐节奏等分形式与等分形式的改变 | 第10-13页 |
一、节奏等分形式 | 第10-11页 |
二、节奏等分形式的变化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改变音乐节奏等分形式的常见用法 | 第13-20页 |
一、用于音乐基本陈述的旋律片段之中 | 第13-16页 |
二、用于同样音乐材料变化发展的不同段落之间 | 第16-17页 |
三、用于音乐发展、展开及特定表现需要的地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在音乐作品中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艺术表现与追求 | 第20-36页 |
第一节 在声乐作品中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艺术表现与追求 | 第20-29页 |
一、强调激动的情绪表达 | 第20-22页 |
二、强调语言性诉说般的情感表达 | 第22-25页 |
三、强调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在器乐作品中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艺术表现与追求 | 第29-36页 |
一、用节奏等分形式的改变的方法刻画意境、渲染氛围 | 第29-30页 |
二、用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方法增强旋律张力 | 第30-31页 |
三、用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方法取得音乐动力性发展的手法 | 第31-33页 |
1.作为主题重复出现时,音乐发展的手段 | 第31页 |
2.作为音乐段落间的连接过渡(尤其为高潮的出现作准备) | 第31-32页 |
3.作为辉煌段落,当音乐发展到顶点上的时候 | 第32-33页 |
四、用节奏等分形式的改变突出华丽的炫技 | 第33-34页 |
五、用节奏等分形式的改变凸显一种特性的音乐风格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进行相关乐感训练的方法和过程 | 第36-43页 |
第一节 训练材料的选用 | 第36-39页 |
第二节 训练方法 | 第39-43页 |
一、用聆听的方法进行训练 | 第39-40页 |
二、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训练 | 第40-41页 |
三、用集中、强化的方法进行训练 | 第41页 |
四、用模仿的方法进行训练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附表一 教案:声乐作品中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乐感训练 | 第48-50页 |
附表二 教案:器乐作品中改变节奏等分形式的乐感训练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