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材料论文--黑色金属论文

汽车用钢中碳化物析出行为及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与计算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3页
   ·引言第13-15页
   ·相变诱发塑性钢第15-20页
     ·国内外 TRIP 钢的发展动态第15-16页
     ·TRIP 钢生产工艺第16-18页
     ·TRIP 钢的显微组织第18-20页
   ·TRIP 钢中的残余奥氏体第20-24页
     ·残余奥氏体的增塑机制第20-21页
     ·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第21-22页
     ·残余奥氏体的γ→α'稳定性第22-24页
   ·材料设计及计算第24-30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43页
第二章 材料制备和试验方法第43-55页
   ·实验材料第43-45页
     ·Fe-C-Cr 合金的制备第43-44页
     ·实验用含钒含镍 TRIP 钢的成分设计及制备第44-45页
   ·Fe-C-Cr 合金中碳化物的分析测定第45-46页
     ·3DAP 测试第45-46页
     ·碳化物的 XRD 测定及化学萃取第46页
     ·碳膜复型样品的制备第46页
   ·热膨胀法测定 TRIP 钢的相变临界点第46-47页
   ·TRIP 钢的显微组织分析与表征第47-50页
     ·碳膜复型样品的制备第47页
     ·SEM 观察第47-48页
     ·TEM 观察第48页
     ·贝氏体转变的半定量测定第48-49页
     ·残余奥氏体的 XRD 测定第49-50页
   ·TRIP 钢的静态拉伸性能测试第50页
   ·残余奥氏体转变的 X 射线应力仪测定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三章 Fe-C-Cr 合金中 M_(23)C_6析出行为的实验研究及计算第55-74页
   ·引言第55页
   ·M_(23)C_6的形核、长大计算第55-63页
     ·3DAP 观察第55-56页
     ·XRD 分析第56-58页
     ·TEM 分析第58-59页
     ·计算及讨论第59-63页
   ·M_(23)C_6的粗化计算第63-71页
     ·TEM 观察第64页
     ·颗粒尺寸分布测定第64-67页
     ·计算及讨论第67-71页
   ·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四章 含钒含镍 TRIP 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第74-127页
   ·引言第74-75页
   ·含钒含镍 TRIP 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第75-89页
     ·静态拉伸性能第78-81页
     ·显微组织观察第81-86页
     ·贝氏体转变的半定量测定第86-87页
     ·分析及讨论第87-89页
   ·含钒含镍 TRIP 钢中碳化钒析出行为的研究第89-101页
     ·TRIP 钢中钒的碳化物第90-93页
     ·颗粒尺寸分布第93-99页
     ·分析及讨论第99-101页
     ·小结第101页
   ·无钒含镍 TRIP 钢中残余奥氏体转变的拟合第101-113页
     ·马氏体转变及 TRIP 效应第102-103页
     ·γ→α'马氏体转变模型第103-104页
     ·材料制备及实验测定方法第104-105页
     ·实验结果及拟合第105-107页
     ·显微组织及拉伸力学性能第107-111页
     ·分析及讨论第111-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含钒含镍 TRIP 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研究第113-117页
   ·分析与讨论第117-120页
   ·小结第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第127-130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127-128页
   ·论文主要创新第128-130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30-13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实时诱导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无网格自然单元法的超长桩水平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