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实时诱导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 第18-19页 |
·交通流理论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2-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9-67页 |
·交通流基本参数和交通实测现象 | 第29-36页 |
·交通流基本参数 | 第29-30页 |
·交通流基本关系式和基本图 | 第30-31页 |
·交通流的实测现象 | 第31-36页 |
·交通流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 第36-39页 |
·交通流宏观模型 | 第36-37页 |
·交通流中观模型 | 第37-38页 |
·交通流微观模型 | 第38-39页 |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综述 | 第39-56页 |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第39-43页 |
·典型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43-54页 |
·其他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54-56页 |
·交通流复杂性分析研究综述 | 第56-60页 |
·基于分形的交通流复杂性研究 | 第57页 |
·基于混沌的交通流复杂性研究 | 第57-59页 |
·基于熵的交通流复杂性研究 | 第59-60页 |
·基于信息反馈的交通流诱导策略研究综述 | 第60-66页 |
·对称双通道场景下的信息反馈策略 | 第61-64页 |
·非对称双通道场景下的信息反馈策略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基于刹车灯规则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建模研究 | 第67-93页 |
·相关刹车灯模型 | 第67-71页 |
·JW 模型 | 第67-69页 |
·Tian 模型 | 第69-71页 |
·考虑确定性减速对随机慢化影响的改进刹车灯模型 | 第71-91页 |
·改进模型的提出思路 | 第71-73页 |
·改进模型的规则 | 第73-75页 |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75-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四章 基于多尺度熵的交通流复杂性定量分析 | 第93-117页 |
·多尺度熵分析方法 | 第93-97页 |
·Shannon 熵 | 第93-94页 |
·近似熵 | 第94-95页 |
·样本熵 | 第95-96页 |
·多尺度熵 | 第96-97页 |
·NS 模型的多尺度熵分析 | 第97-110页 |
·参数配置和基本图 | 第97-98页 |
·NS 模型的多尺度熵分析 | 第98-110页 |
·改进刹车灯模型的多尺度熵分析 | 第110-115页 |
·刹车灯模型的时间序列数据 | 第111-113页 |
·改进刹车灯模型的车头时距多尺度熵分析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基于信息反馈的交通流诱导策略研究 | 第117-143页 |
·车联网覆盖程度对信息反馈策略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117-125页 |
·车联网在信息反馈中的作用 | 第117-119页 |
·浮动车比例对信息反馈策略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119-125页 |
·加权平均速度反馈策略研究 | 第125-141页 |
·加权平均速度反馈策略的提出 | 第125-129页 |
·基于对称双通道场景的性能分析 | 第129-137页 |
·基于非对称双通道场景的性能分析 | 第137-138页 |
·改进刹车灯模型在 WMVFS 策略中的应用 | 第138-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研究结论 | 第143-146页 |
·研究展望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1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61-163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