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字理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字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4-21页 |
·汉字本身能进行字理教学的特性 | 第14-16页 |
·汉字字源之理——理据性 | 第14页 |
·汉字字形之美——形象性 | 第14-15页 |
·汉字字族之联——系统性 | 第15-16页 |
·进行字理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 第16-19页 |
·兴趣爱好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 第16页 |
·理解记忆让学习由肤浅至深刻 | 第16-17页 |
·形象记忆让学习化复杂为简易 | 第17页 |
·联想记忆让学习少枯燥多灵动 | 第17-18页 |
·信息处理让查阅改间接为直接 | 第18-19页 |
·进行字理教学的教育学依据 | 第19-21页 |
·中学语文字理教学符合直观性原则 | 第19页 |
·中学语文字理教学符合启发性原则 | 第19-20页 |
·中学语文字理教学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字理教学的意义 | 第21-26页 |
·中学语文字理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 第21-22页 |
·举一反三,加强理解字词意义 | 第21页 |
·辨明构件,减少错别字的书写 | 第21-22页 |
·中学语文字理教学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意义 | 第22-24页 |
·培养学生观察力,加强分析表达 | 第22-23页 |
·发挥学生想象力,激活学生思维 | 第23-24页 |
·提高学生鉴赏力,渗透审美教育 | 第24页 |
·中学语文字理教学对语言文化传承的意义 | 第24-26页 |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24-25页 |
·提升现代汉语价值水平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字理教学的特点 | 第26-31页 |
·纲举目张,中语字学应更讲理 | 第26-27页 |
·井然有序,中语字学应更系统 | 第27-28页 |
·触类旁通,中语字学应更有效 | 第28-29页 |
·与时俱进,中语字学应更灵活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字理教学方法 | 第31-42页 |
·中学语文汉字字理教学的一般方法 | 第31-36页 |
·随文释字,点滴融入日常教学 | 第31-32页 |
·纠别改错,集中解析高频错字 | 第32-33页 |
·以点带面,系统学习重要字词 | 第33-35页 |
·丰富形式,组织课外多彩活动 | 第35-36页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汉字字系的字理教学方法 | 第36-42页 |
·依形循理,同音字、形似字据异形知意义 | 第36-38页 |
·追根溯源,多音字、多义字寻本源知意义 | 第38-39页 |
·创新求变,新造字、新意字以新解知意义 | 第39-42页 |
第五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字理教学要求 | 第42-48页 |
·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 第42-44页 |
·有志于教——转变观念,灵活教学 | 第42页 |
·有力可教——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 第42-43页 |
·有物助教——占有资源,利用典籍 | 第43-44页 |
·对中学生学字理的要求 | 第44-46页 |
·寻根护根,提高对汉字字理的兴趣 | 第44页 |
·聚少成多,加强对汉字字理的积累 | 第44-45页 |
·梳理探究,学会对汉字字理的归纳 | 第45-46页 |
·对中学语文教材的要求 | 第46-48页 |
·应注重引导而勿忽视淡化字理教学 | 第46页 |
·应改进注释而不简单敷衍字词释义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