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酸性电解水冰在水产品安全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电解水冰的制备工艺 | 第15页 |
·AEW-ice在水产品安全中的应用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酸性电解水冰的挥发动力学研究 | 第17-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材料 | 第17页 |
·菌株 | 第17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17页 |
·主要试验设备 | 第17页 |
·方法 | 第17-18页 |
·细菌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17页 |
·电解水冰的制备 | 第17-18页 |
·电解水冰的处理及增菌试验 | 第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8-26页 |
·AEW-ice的主要理化特性 | 第18-21页 |
·电解水冰保存过程中pH 的变化 | 第18-19页 |
·电解水冰保存过程中ORP的变化 | 第19-20页 |
·电解水冰保存过程中ACC的变化 | 第20-21页 |
·酸性电解水冰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 | 第21-23页 |
·酸性电解水冰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杀菌效果 | 第23-25页 |
·电解水冰的pH、ORP、ACC与杀菌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敞开条件下酸性电解水冰对虾的保鲜效果 | 第26-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样品处理及保藏条件 | 第26页 |
·电解水冰的制备 | 第26-27页 |
·化学分析 | 第27页 |
·pH | 第27页 |
·TVBN | 第27页 |
·感官分析 | 第27-28页 |
·色差 | 第27页 |
·质构 | 第27-28页 |
·微生物分析 | 第28页 |
·传统菌落计数 | 第28页 |
·DNA提取、PCR扩增及DGGE分析 | 第28页 |
·组织切片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电解水冰处理后虾中pH及TVBN的变化 | 第29-30页 |
·电解水冰处理后虾头的色差变化 | 第30-32页 |
·电解水冰处理后虾的硬度变化 | 第32-33页 |
·贮藏期间AEW-ice及TW-ice处理后虾上总菌落数比较 | 第33-34页 |
·AEW-ice及TW-ice贮藏 16Sr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建立、相似系数比较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34-35页 |
·贮藏期间AEW-ice及TW-ice处理后虾中组织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密闭遮光条件下酸性电解水冰对虾的保鲜效果 | 第38-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样品处理 | 第38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8页 |
·主要试验设备 | 第38页 |
·电解水冰的制备 | 第38-39页 |
·化学分析 | 第39页 |
·pH | 第39页 |
·TVBN | 第39页 |
·微生物分析 | 第39-40页 |
·传统菌落计数 | 第39页 |
·DNA提取、PCR扩增及DGGE分析 | 第39-40页 |
·酶活测定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电解水冰处理后虾中pH及TVBN的变化 | 第40-42页 |
·贮藏期间AEW-ice及TW-ice处理后虾上总菌落数比较 | 第42-43页 |
·AEW-ice及TW-ice贮藏DNA-DGGE指纹图谱建立、聚类分析及相似系数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贮藏期间AEW-ice及TW-ice处理后虾的酶活(PPO)变化分析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章外:酸性电解水对纯培养及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杀菌效果比较研究 | 第47-57页 |
·材料方法 | 第47-49页 |
·菌种 | 第47页 |
·培养基、试剂和设备 | 第47-48页 |
·酸性电解水的制备 | 第48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48页 |
·样品制备及样品表面接种 | 第48页 |
·酸性电解水对病原菌纯培养物的处理 | 第48-49页 |
·酸性电解水对接种黄瓜表面菌的处理 | 第49页 |
·浸泡液中残留菌的检测 | 第49页 |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电解水的理化特性 | 第49-50页 |
·酸性电解水对病原菌纯培养物的杀菌效果 | 第50-52页 |
·酸性电解水对黄瓜表面接种菌的杀菌效果 | 第52-53页 |
·酸性电解水对黄瓜表面致病菌及病原菌纯培养物杀灭效果的比较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ACC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菌种对酸性电解水敏感度的差异 | 第55-56页 |
·介质对酸性电解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5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