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 一 新词语词典的编纂 | 第7-8页 |
| 二 新词语自身研究概貌 | 第8-9页 |
| 三 近年来新词语的增加与统计 | 第9页 |
| 四 对于《现代汉语词典》的研究和对《现汉 6》的研究 | 第9-10页 |
| 第二节 选题价值和意义 | 第10页 |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汉语新词语的计量分类研究 | 第12-25页 |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 | 第12-13页 |
| 一 新词语产生的社会因素 | 第12页 |
| 二 新词语产生的内部因素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新词语的形成渠道分类 | 第13-19页 |
| 一 自产词语的产生 | 第14页 |
| 二 简缩词语的产生 | 第14-16页 |
| 三 新词语中的音译词 | 第16-17页 |
| 四 新词语中的方言词语 | 第17-18页 |
| 五 新词语中的字母词 | 第18-19页 |
| 第三节 按词性分类统计 | 第19-21页 |
| 一 各类词所占比例差异的原因 | 第20-21页 |
| 第四节 按音节数量分类统计 | 第21-22页 |
| 第五节 按社会功能分类统计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西宁地区不同群体对新词语的使用情况 | 第25-39页 |
| 第一节 调查情况 | 第25-26页 |
| 一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 | 第25页 |
| 二 调查结果与数据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各类社会群体对新词语的认知、使用情况 | 第26-35页 |
| 一 按只会说西宁方言与会说普通话的群体分类 | 第26-27页 |
| 二 按民族分类 | 第27页 |
| 三 按性别分类 | 第27-28页 |
| 四 按受教育程度分类 | 第28-29页 |
| 五 按年龄分类 | 第29-32页 |
| 六、按城乡差异分类 | 第32-33页 |
| 七 按使用网络的频率分类 | 第33-34页 |
| 八 按职业类型分类 | 第34-35页 |
| 第三节 各类目标词语在调查中被选择的频率差异 | 第35-36页 |
| 第四节 交际对象与主体间的关系对新词语使用的影响 | 第36-39页 |
| 一 交际对象为长辈时对主体新词语选择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二 交际对象为同龄的同性或异性时对主题新词语选择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余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附录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