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国内情况 | 第9-13页 |
2、国外情况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1、民办学校 | 第15页 |
2、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 第15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1、教育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双重属性 | 第15-17页 |
2、竞争战略理论——五力分析模型 | 第17-20页 |
三、民办英语教育机构的现状——以新东方为例 | 第20-24页 |
(一) 新东方创立的原因和背景 | 第20-22页 |
1、教育资源短缺 | 第21页 |
2、政府的支持 | 第21页 |
3、政策出台 | 第21页 |
4、社会的需求 | 第21-22页 |
(二) 新东方机构的管理机制 | 第22-23页 |
1、组织结构 | 第22页 |
2、行政管理 | 第22-23页 |
(三) 新东方的办学优势 | 第23-24页 |
1、实用并且新颖的教学内容 | 第23页 |
2、探索并采用新的培训形式和教学手段 | 第23-24页 |
3、有意识的对培训项目进行宣传和包装 | 第24页 |
4、民办培训机构的位置大多集中在繁华地段 | 第24页 |
四、民办英语培训机构的存在问题——以昆明西山新东方为例 | 第24-28页 |
(一) 培训课程方面 | 第24-25页 |
1、培训内容的开发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 | 第25页 |
2、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 第25页 |
3、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缺乏多样性 | 第25页 |
(二) 培训规模方面 | 第25-26页 |
1、培训机构大多规模小实力弱 | 第25-26页 |
2、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有了经济实力后会盲目扩张 | 第26页 |
(三) 培训师资方面 | 第26-27页 |
1、培训行业的师资在社会地位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 | 第26-27页 |
2、培训行业的师资培养相对困难 | 第27页 |
(四) 经营机制方面 | 第27页 |
(五) 培训品牌方面 | 第27-28页 |
(六) 教学服务方面 | 第28页 |
(七) 学校文化方面 | 第28页 |
五、民办英语培训机构现状和问题成因分析 | 第28-37页 |
(一) 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 第28-33页 |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2、经济环境分析 | 第30-32页 |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4、技术环境分析 | 第33页 |
(二) 探究培训行业的业内因素——五种竞争力分析 | 第33-37页 |
1、行业内竞争者 | 第34页 |
2、潜在竞争者 | 第34-35页 |
3、替代品 | 第35-36页 |
4、培训对象(培训者) | 第36-37页 |
5、培训资源的提供者(供应商 | 第37页 |
六、解决昆明市培训机构问题的对策 | 第37-42页 |
(一) 培训内容方面 | 第37-38页 |
1、努力开发培训内容和提升研究原创力量 | 第37页 |
2、完善并丰富衡量教学质量标准,从而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 | 第37-38页 |
(二) 培训规模和品牌方面 | 第38页 |
1、小机构应努力树立品牌 | 第38页 |
2、大机构切忌盲目扩张 | 第38页 |
(三) 培训师资方面 | 第38-39页 |
1、重视和保障培训师资的社会地位 | 第38-39页 |
2、努力维护培训行业的师资 | 第39页 |
(四) 经营机制方面 | 第39-41页 |
1、明确规定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资质 | 第40页 |
2、完善培训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 | 第40页 |
3、制定行业公开的价目收费表 | 第40页 |
4、加大查处力度 | 第40页 |
5、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 第40-41页 |
(五) 教学服务方面 | 第41页 |
(六) 学校文化方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