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语修辞格对比及其互译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维吾尔语摘要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四)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修辞学的概述 | 第14-24页 |
·古典修辞学 | 第14-15页 |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学的简介 | 第15-16页 |
·新修辞学 | 第16-18页 |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 第18-22页 |
·修辞与修辞格 | 第22-24页 |
·修辞 | 第22-23页 |
·修辞格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汉维语修辞对比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汉维语修辞理论和方法对比 | 第24-25页 |
·汉维语语音修辞对比研究 | 第25-26页 |
·汉维语词汇修辞对比研究 | 第26页 |
·汉维语辞格对比研究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翻译与修辞格 | 第27-32页 |
·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 | 第29页 |
·得体运用诉求策略 | 第29-31页 |
·精心构建话语方式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汉维语修辞格的对比及其互译 | 第32-58页 |
·弯曲的定义 | 第32-35页 |
·弯曲辞格的类型 | 第33-35页 |
·反语的定义 | 第35-36页 |
·反语辞格的类型 | 第36页 |
·象征的定义 | 第36-38页 |
·象征辞格的类型 | 第37-38页 |
·设问的定义 | 第38-40页 |
·设问辞格的类型 | 第39-40页 |
·反问的定义 | 第40-41页 |
·反问辞格的类型 | 第40-41页 |
·比喻的定义 | 第41-43页 |
·比喻辞格的类型 | 第42-43页 |
·夸张的定义 | 第43-45页 |
·夸张辞格的类型 | 第43-45页 |
·比拟的定义 | 第45-46页 |
·比拟辞格的类型 | 第46页 |
·借代的定义 | 第46-48页 |
·借代辞格的特点 | 第47-48页 |
·对比的定义 | 第48-50页 |
·对比辞格的类型 | 第49-50页 |
·衬托的定义 | 第50-51页 |
·衬托辞格的类型 | 第50-51页 |
·摹绘的定义 | 第51-54页 |
·摹绘辞格的类型 | 第52-54页 |
·排比的定义 | 第54-56页 |
·排比辞格的类型 | 第54-56页 |
·层递的定义 | 第56-58页 |
·层递辞格的类型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