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第14-16页 |
1. 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 | 第14-15页 |
2. 对研究现状的初步评价 | 第15-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 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情绪管理的概述 | 第18-23页 |
一、情绪及情绪管理的意涵 | 第18-19页 |
1. 情绪的基本内涵 | 第18页 |
2. 情绪管理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情绪的特点 | 第19-20页 |
1. 难以控制性 | 第19-20页 |
2 正负双面性 | 第20页 |
3. 身心交互性 | 第20页 |
4. 扩散转变性 | 第20页 |
5. 动机激发性 | 第20页 |
6. 发展阶段性 | 第20页 |
三、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1. 情绪管理不当会影响生理健康 | 第21页 |
2. 情绪管理不当会影响人际关系 | 第21页 |
3. 情绪管理不当会影响学习效率 | 第21页 |
四、情绪管理的主要理论 | 第21-23页 |
1. Gross情绪管理过程理论 | 第21-22页 |
2. A.Ellis的ABC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八年级学生的情绪特点分析 | 第23-30页 |
一、八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点 | 第23页 |
1 体型急剧变化 | 第23页 |
2. 男女生性别差异日益明显 | 第23页 |
二、八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第23-25页 |
1. 过渡性 | 第24页 |
2. 动荡性 | 第24页 |
3. 闭锁性 | 第24页 |
4. 社会性 | 第24-25页 |
三、八年级学生情绪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 第25-30页 |
1. 八年级学生情绪发展的重要特点 | 第25-26页 |
2、八年级学生的不良情绪表现 | 第26-27页 |
3. 八年级学生情绪特点的个案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教师在教学中调控学生情绪的主要策略 | 第30-43页 |
一、树立正确的情绪观 | 第30-32页 |
1. 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情绪反应 | 第30-31页 |
2. 理解、尊重学生的情绪 | 第31页 |
3.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 第31页 |
4. 教师要学会反思和学习 | 第31-32页 |
二、构建民主师生关系 | 第32-35页 |
1.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 第32-33页 |
2.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尊重理解学生 | 第33页 |
3. 教师要学会宽容 | 第33-34页 |
4. 教师要善于自我教育和学习,和学生共同成长 | 第34页 |
5. 教师要能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 第34-35页 |
三、努力创设幽默课堂 | 第35-36页 |
1. 运用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 第35页 |
2. 运用幽默开启学生的思维 | 第35-36页 |
3. 常规教育中增加幽默成分 | 第36页 |
四、认真抓好班集体建设 | 第36-38页 |
1. 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和教室公共卫生意识 | 第36-37页 |
2. 教师要做好语言的示范榜样 | 第37页 |
3. 给予每位学生潜力激发的机会 | 第37页 |
4. 要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明 | 第37-38页 |
5. 创立人性化的班级制度文化 | 第38页 |
五、及时化解消极情绪 | 第38-43页 |
1. 真诚与学生相互沟通,帮助学生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做学生情绪的心理支持者 | 第39页 |
2. 帮助学生通过选择恰当时间与合理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 第39-40页 |
3. 帮助学生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 第40-41页 |
4. 帮助学生增强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 第41-42页 |
5. 帮助学生建立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