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9页 |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9-10页 |
·中学生令人担忧的精神生活现状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重点(题目分析) | 第12-13页 |
·研究收获 | 第13-14页 |
第2章 中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14-21页 |
·精神成长的内涵 | 第14-15页 |
·中学生精神生活现状 | 第15-18页 |
·影响中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因素 | 第18-21页 |
·家庭教育 | 第18-19页 |
·社会环境 | 第19页 |
·学校教育 | 第19-21页 |
第3章 信息技术辅助下语文课程对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 | 第21-27页 |
·语文课程对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 | 第21-23页 |
·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 第21-22页 |
·学科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精神成长的资源 | 第22-23页 |
·目前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忽略 | 第23-24页 |
·信息技术支持语文教学或与之整合的意义 | 第24-27页 |
第4章 信息技术辅助下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践 | 第27-47页 |
·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 第27-36页 |
·概述 | 第27-29页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第29-34页 |
·《小狗包弟》教学案例分析 | 第34-36页 |
·网络环境下的课外阅读 | 第36-40页 |
·概述 | 第36-37页 |
·案例一:走近李开复 | 第37-38页 |
·案例二:假期阅读 | 第38-40页 |
·案例三阅读了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材料及颁奖词 | 第40页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 | 第40-47页 |
·课前“三分钟” | 第41-42页 |
·情境写作(多媒体) | 第42-45页 |
·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 | 第45-47页 |
第5章 信息技术辅助下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践反思 | 第47-53页 |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学生注入人文精神的活水 | 第47-49页 |
·注意创设情境、相机引导,语文课不是政治课 | 第49-51页 |
·注重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不能本末倒置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5页 |
·信息技术在研究中起到了优化研究效果的作用 | 第53-54页 |
·从精神成长的层面去关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第54页 |
·精神成长难以量化,评价存在难度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