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7页 |
一、 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的过程 | 第17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7-18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三) 访谈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 特殊教育 | 第19页 |
(二) 特殊教育学校 | 第19页 |
(三) 特殊教育教师 | 第19页 |
(四) 教师在职培训 | 第19-20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一) 终身教育理论 | 第20-21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34页 |
一、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22-30页 |
(一) 教师专业化水平方面 | 第22-23页 |
(二)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原因态度方面 | 第23-24页 |
(三)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内容方面 | 第24-25页 |
(四)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形式方面 | 第25-26页 |
(五) 培训机构对培训的做法方面 | 第26-27页 |
(六)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时间方面 | 第27-28页 |
(七) 在职培训的经费投入方面 | 第28-29页 |
(八) 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效果方面 | 第29页 |
(九) 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方面 | 第29-30页 |
二、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 第30页 |
(二)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第30页 |
(三) 在职培训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 第30-31页 |
(四) 在职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 第31页 |
(五) 培训机构对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需求关注不够 | 第31-32页 |
(六) 教师在职培训时间不充足,缺少连续性,“工学”矛盾突出 | 第32-33页 |
(七) 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不明显 | 第33页 |
(八) 教师在职培训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待加强 | 第33页 |
(九) 教师在职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 第33-34页 |
(十) 社会因素影响特殊教育工作 | 第34页 |
第五章 对策及建议 | 第34-41页 |
一、 政府应加大投入,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 第34-35页 |
(一) 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特教教师队伍素质 | 第34-35页 |
(二) 加大经费投入,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 | 第35页 |
二、 扩大特教教师师资培养的渠道,促进与特殊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学历提升 | 第35-36页 |
三、 应尽快建立和实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资格证书制度 | 第36页 |
四、 合理安排教师培训时间,为特教教师提供时间保障 | 第36-37页 |
五、 加大培训投入,采取多种培训手段,拓展在职培训的培训渠道 | 第37-38页 |
(一) 建立素质优良稳定的培训队伍 | 第37-38页 |
(二) 加强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用性,培训形式要多样化 | 第38页 |
六、 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推进教师持续发展 | 第38-39页 |
七、 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 | 第39-40页 |
八、 加强提高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立体化环境 | 第40页 |
九、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应贯彻终身教育思想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录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 | 第43-46页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