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对范围副词的整体研究 | 第10-11页 |
·“单、光、仅、只”的个案研究 | 第11-12页 |
·副词的连用 | 第12页 |
·焦点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的问题、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单、光、仅、只”的句法分布 | 第14-21页 |
·置于动词性成分前 | 第14-16页 |
·“光”、“只”可以出现而“单”、“仅”不能出现的句法环境 | 第15页 |
·“光”、“仅”、“只”可以出现而“单”不能出现的句法环境 | 第15-16页 |
·置于形容词性成分前 | 第16-17页 |
·在单个形容词前 | 第16页 |
·在形容词性短语前 | 第16-17页 |
·置于名词性成分前 | 第17-19页 |
·“单、光、仅、只”都可以出现的句法环境 | 第17-18页 |
·“单”、“仅”不能出现的句法环境 | 第18-19页 |
·“单”、“光”不能出现的句法环境 | 第19页 |
·置于介词短语前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单、光、仅、只”与副词的共现 | 第21-33页 |
·“单、光、仅、只”与副词各次类的共现情况 | 第22-28页 |
·与副词各次类共现的相同之处 | 第23-24页 |
·与副词各次类共现的不同之处 | 第24-28页 |
·“单、光、仅、只”与副词共现的语序原则 | 第28-32页 |
·与范围原则相关的共现顺序 | 第28-30页 |
·与相邻原则相关的共现顺序 | 第30-31页 |
·与语篇原则相关的共现顺序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单、光、仅、只”的语义指向分析 | 第33-43页 |
·被指成分的句法成分类别及其使用比例 | 第33-38页 |
·被指成分的句法成分类别 | 第33-36页 |
·“单、光、仅、只”指向各类句法成分的比例 | 第36-38页 |
·“单、光、仅、只”的被指成分在词性或短语类别上的差异 | 第38-42页 |
·被指成分在词性上的差异 | 第39-40页 |
·被指成分在短语类别上的差异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焦点敏感算子“单、光、仅、只”的量级用法差异 | 第43-57页 |
·焦点结构 | 第44-47页 |
·焦点的定义与分类 | 第44-45页 |
·焦点三分结构 | 第45-46页 |
·焦点敏感算子 | 第46-47页 |
·焦点敏感算子“单、光、仅、只” | 第47-49页 |
·“单、光、仅、只”的焦点敏感特性 | 第47-48页 |
·“单、光、仅、只”在句中的语义作用 | 第48-49页 |
·“单、光、仅、只”的量级用法差异 | 第49-56页 |
·焦点选项集的特征 | 第49-50页 |
·焦点敏感算子的量级用法与非量级用法 | 第50-51页 |
·“单”、“光”的非量级用法 | 第51-52页 |
·“仅”、“只”的量级用法与非量级用法 | 第52-54页 |
·对相关语言现象的解释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7-59页 |
·句法分析结论 | 第57页 |
·语义分析结论 | 第57-58页 |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