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二、语文素养相关研究综述 | 第6-9页 |
(一) 语文素养的意义之争 | 第6-7页 |
(二) 语文素养的概念之争 | 第7-9页 |
第二章 语文素养观的理论意义 | 第9-19页 |
一、语文素养观是素质教育思想在语文课程中的深刻体现 | 第9-14页 |
(一) 语文素养观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 第9-10页 |
(二) 语文素养观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第10-14页 |
二、语文素养观是对语文课程的新认识 | 第14-19页 |
(一) 语文素养观深化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 第14-16页 |
(二) 语文素养观完整提出了一个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 第16-17页 |
(三) 语文素养观实现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统一和整合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关于语文素养观的实践思考 | 第19-35页 |
一、 "(语文)素养—养成"模式思考 | 第19-23页 |
(一) "(语文)素养—养成"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扬弃与整合 | 第19-21页 |
(二) "(语文)素养—养成"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 第21-23页 |
二、语文素养的养成途径 | 第23-30页 |
(一) 通过阅读涵养语文素养 | 第23-25页 |
(二) 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培养语文素养 | 第25-26页 |
(三) 在广阔背景下涵养语文素养 | 第26-29页 |
(四) 在因材施教原则下培养语文素养 | 第29-30页 |
三、关于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外部条件的思考 | 第30-35页 |
(一) 教师素质面临挑战 | 第30-32页 |
(二) 学校语文环境面临考问 | 第32-34页 |
(三) 家庭语文学习环境需要建设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