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2 关于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功能承载状况的历史考察 | 第16-31页 |
·原始社会:群婚制与对偶婚制家庭——氏族公社的公养教育 | 第16-18页 |
·古代社会:家庭与学校对教育功能的承载 | 第18-25页 |
·现代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功能的嬗变 | 第25-31页 |
3 现代家庭与学校教育功能互补的理论解析 | 第31-64页 |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 第31-34页 |
·家庭与学校在社会结构上的功能互补 | 第34-43页 |
·家庭与学校在文化传递上的功能互补 | 第43-51页 |
·家庭与学校在个性发展上的功能互补 | 第51-64页 |
4 构建现代家庭与学校社会化功能互补的良好教育场 | 第64-76页 |
·提高家长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 第64-67页 |
·促进教师发展,优化学校文化环境,完善学校的社会化功能 | 第67-71页 |
·促进家校合作,扩大家庭与学校社会化功能的“重叠影响阈” | 第71-76页 |
5 结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