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释音》声類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16-17页 |
| 引言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反切上字的归纳及系联 | 第18-60页 |
| 第一节 反切上字的归纳原则 | 第18-19页 |
| 第二节 唇音的归纳及系联 | 第19-26页 |
| ·幫母 | 第19-20页 |
| ·滂母 | 第20-21页 |
| ·並母 | 第21-22页 |
| ·明母 | 第22-24页 |
| ·非母 | 第24页 |
| ·敷母 | 第24-25页 |
| ·奉母 | 第25页 |
| ·微母 | 第25-26页 |
| 第三节 舌音的归纳及系联 | 第26-34页 |
| ·端母 | 第26-27页 |
| ·透母 | 第27页 |
| ·定母 | 第27-29页 |
| ·知母 | 第29页 |
| ·彻母 | 第29-30页 |
| ·澄母 | 第30-31页 |
| ·泥母 | 第31-32页 |
| ·来母 | 第32-34页 |
| 第四节 牙音的归纳及系联 | 第34-40页 |
| ·见母 | 第34-36页 |
| ·溪母 | 第36-38页 |
| ·群母 | 第38-39页 |
| ·疑母 | 第39-40页 |
| 第五节 齿音的归纳及系联 | 第40-52页 |
| ·精母 | 第40-42页 |
| ·清母 | 第42-43页 |
| ·從母 | 第43-44页 |
| ·心母 | 第44-45页 |
| ·邪母 | 第45-46页 |
| ·日母 | 第46-47页 |
| ·庄母 | 第47页 |
| ·初母 | 第47-48页 |
| ·崇母 | 第48页 |
| ·生母 | 第48-49页 |
| ·章母 | 第49-50页 |
| ·昌母 | 第50页 |
| ·船母 | 第50-51页 |
| ·书母 | 第51页 |
| ·禅母 | 第51-52页 |
| 第六节 喉音的归纳及系联 | 第52-60页 |
| ·影母 | 第52-54页 |
| ·晓母 | 第54-55页 |
| ·匣母 | 第55-57页 |
| ·喻三 | 第57-58页 |
| ·喻四 | 第58-60页 |
| 第二章 声类的分合及其变化 | 第60-72页 |
| 第一节 声类系统 | 第60-70页 |
| ·唇音 | 第60-65页 |
| ·舌音 | 第65-67页 |
| ·齿音 | 第67-69页 |
| ·喉音 | 第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第二节 关于浊音清化的问题 | 第70-72页 |
| ·不送气清音与全浊音的互切 | 第70页 |
| ·送气清音与全浊音的互切 | 第70-71页 |
| ·清浊擦音相混 | 第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第三章 特殊语音变化 | 第72-77页 |
| ·总论 | 第72-73页 |
| ·知庄章三组混切 | 第73-74页 |
| ·全清与次清的参差 | 第74-75页 |
| ·疑影喻四三组混切 | 第75页 |
| ·见溪与晓匣混切 | 第75页 |
| ·喻三与喻四混切 | 第75页 |
| ·塞(擦)音与鼻音混切 | 第75页 |
| ·喻四与邪母混切 | 第75页 |
| ·塞(擦)音和擦音混切 | 第75-76页 |
| ·日母的混切情况 | 第76页 |
| ·溪章相混 | 第76页 |
| ·船邪相混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声明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