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壹 引言 | 第7-9页 |
| ·镇渡概况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 第7-8页 |
| ·镇渡所处的地理位置(图) | 第8-9页 |
| 贰 镇渡方言声韵调 | 第9-12页 |
| ·声母 | 第9页 |
| ·韵母 | 第9-11页 |
| ·声调 | 第11-12页 |
| 叁 镇渡方言声韵配合关系 | 第12-19页 |
| ·声韵配合关系表 | 第12-13页 |
| ·单字音表 | 第13-19页 |
| ·表一 | 第13-14页 |
| ·表二 | 第14-15页 |
| ·表三 | 第15-16页 |
| ·表四 | 第16-17页 |
| ·表五 | 第17-18页 |
| ·表六 | 第18-19页 |
| 肆 镇渡方言同音字汇 | 第19-44页 |
| 伍 镇渡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 | 第44-48页 |
| ·声母对照表 | 第44-45页 |
| ·韵摄、韵目系统对照表 | 第45-47页 |
| ·声调系统对照表 | 第47-48页 |
| 陆 镇渡方言音系特点及分析 | 第48-56页 |
| ·声母特点 | 第48-49页 |
| ·韵母特点 | 第49-54页 |
| ·声调特点 | 第54-56页 |
| 柒 镇渡音系的一些特殊现象考察 | 第56-60页 |
| ·中古阴声韵今读作入声韵 | 第56-57页 |
| ·小称升调是否单独成调类 | 第57-60页 |
| 捌 连读变调和轻重音的考察 | 第60-63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